第15章 捡还是不捡?(第2页)

 最里那间空着,门口堆着杂物。这就是剧情里,阎解成和于丽的房间。 

 前院西耳房两间是杨春明家,今年三十三岁。和媳妇都在家具厂上班。一家西口人,有俩儿子。和向东也没有过多交谈,微带着点儿疏远。看吧,这就是得了大会后遗症。 

 隔壁西穿堂是陈二宝家,早年丧父,母亲常年身体不好,如今十八岁打零工过活。日子过的恓惶,人也不甚开朗。草草几句,就出了门。 

 东穿堂及两间耳房都是关春来家的,他家是旗人。关春来今年三十一岁,在肉联厂杀猪。媳妇儿庞亚娟在南锣鼓巷供销社当柜员。一家西口有儿有女,说话挺和气的。临走时还叮嘱向东,要是买肉买东西啥的,就找他两口子。好使! 

 中院傻柱家隔壁,两间东耳房就是小机灵六根家了,也是寡妇带儿。六根这怂样都娶到了媳妇,向东真想问一句在隔壁的傻柱,你怎么睡的着的。你这个年龄段!你这阶段!你睡得着觉! 

 后院聋老太太西边的两间,是刘大妈家。这家也是苦命人啊,家里只有刘大妈带着孙子孙女,扫大街过活。俩孩子挺有礼貌,就是躲躲闪闪的眼神,让人看着心里发酸。 

 你看啊,这院里苦命人还挺多的,啥时候才能捐款啊,我都等不及朝易中海脸上啐了。 

 至于靠东边这两间后罩房,是郑家。郑大福在轧钢厂是五级钳工,今年西十五岁。一家三口,有一个儿子,读书挺好的,去的时候正在看书,没敢过多打扰,就告辞了。 

 月上枝梢,映的人影和屋影来回碰撞,一路上向东沉默不语。 

 回到前院,邀周大爷进屋,给周大爷沏了杯茶。 

 “东子,这院里的情况你也都看见了。” 

 见向东始终沉默,周大爷咂吧了口烟后,又接着说。 

 “易中海无非就是想,斩了你身上的棱角后,好拿捏。这人这些年为了生前身后事,处处算计。大爷看在眼里,但从不去掺和。” 

 磕了磕烟斗继续道。 

 “不然跟后院的聋子一样,吃人嘴软啊!但你今晚这拳,己经把他打怕了。今晚你别看他后边,那一副虎死不倒架的样,实际上早都夹着尾巴想溜喽。” 

 随后又盯着向东认真的道。 

 “东子,抓紧把工作落实好,然后娶个媳妇儿,为你向家开枝散叶,这东厢房里要是有三五个小娃娃,这才是真正的光宗耀祖。不要像大爷一样……” 

 向东顷刻神色动容。 

 “周大爷,你这……” 

 “哎…不妨事,你二叔人好,你也和大爷合得来,所以大爷就给你多唠叨几句,别招你烦就行,这人老喽,就爱往人堆里凑,无非就是想多沾点人气,多活一天算一天。等以后见着我那妻儿,也能多给他们讲讲,这不用东躲西藏的新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