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终于有坦克了(第3页)

 一旦发生大饥荒,短时间内连粮食调配都不方便。更别提什么军事调动,或者是北上夹击驻蒙军之类的行动。

 省内的铁路也是大问题,由于阎老西土皇帝般的操作,八路军现在必须将同蒲铁路和正太铁路改轨。

 这可是个大工程,需要动用的人力和财力都是不小的数字。

 方案正式提出后,主管后勤的张万和从凳子上站了起来,主动向在场众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改轨铁路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以我们现在的工业水平,搞定铁轨甚至不需要太长的时间。而且全省有不少流离失所的老百姓,我们可以完全实行以工代赈的政策。”

 “不过修路就有些麻烦,以晋西北地区来举例。那里多为山区,在山区修路最怕就是开路期间发生的塌方,非常容易出安全事故。”

 “仅凭人力的话,估计会死很多人。我们需要从长计议,争取拿出一个代价较低的方案。”

 此话一出,众人立马眉头紧皱。

 铁路没什么说的,毕竟山西是民国最早拥有铁路干线的省份之一。底子本身就好,成功改轨只是时间的问题。

 公路就很麻烦,丘陵和山地占了全省面积的七成以上。修路不仅成本高,而且存在诸多不便。

 张万和刚刚已经把利害关系讲的很明白,以八路军当前的情况来说,基本上不可能低成本的把路修好。

 就在大家还在头脑风暴时,黄河默默地从座位上站起来,给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提议。

 “要不,咱们试试用坦克来修路怎么样?我寻思,这个方案还挺合理的。”

 听到坦克二字,在场各位的反应各有不同。

 作为把黄河从法兰西薅回来的人,张万和始终坚信自己老乡从不信口开河。只要他说有什么新武器,绝对不是无的放矢。

 虽然部队有了坦克,战斗力绝对会直线飙升。但自己身为后勤部部长,多一款新家当就意味着他们后勤部的压力会大一分。

 至于指挥员们,得知部队即将有坦克以后更多的则是兴奋。

 早些年没有反坦克武器和空军时,真的被鬼子们的豆丁小坦克欺负惨了。每次面对敌人蹩脚的步坦协同,只能凭借战术和人命去处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旦己方有了坦克,再加上空一师提供的制空权,那场面不要太美。

 “黄河!你别卖关子,赶紧介绍一下新武器的基础数据。你说的坦克,跟鬼子的九五式轻坦比起来怎么样?”

 “主炮是什么口径?装甲厚度又是多少?动力方面会不会拖步兵的后腿?”

 “以咱们延长石油厂的产能来算,能同时供给多少辆坦克同时出现在一片战场上?”

 面对军神如同连珠炮的提问,黄河默默地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

 别看师长平时和和气气的,有时候还跟旅长一起开李云龙的玩笑。但在关键时刻被那只眼睛盯上,就算心理素质再好的人也会犯怵。

 “其实我刚刚说的坦克,不是严格意义上陆军用的装甲力量。”

 “它的名字叫做蝉,是一款专门为陆战一团设计的空降坦克。只不过它的各项性能都很符合修路的要求,所以我才提出刚刚的假设。”

 按理来说,通过唤醒勇虎系统获得坦克的途径只有一种,那就是激活关于德三或者北边毛熊的相关决策。

 由于「国产战斗机生产」的解锁时间足足需要半年,上述的路短时间之内根本走不动。

 但黄河在查看新的科研项目时,无意间发现伞兵科技居然可以解锁空降坦克的生产权限。

 「伞兵三型:学习根据地形变化来调整空降行动,把诸如空降坦克之类的先进装备标准化,可以将空降任务的风险降到最低点。

 研究所需时间:7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