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虎父无犬子(二)(第3页)

 洪治帝不想要这样的经济发展,所以很多府县的地方官,看似将该地的经济发展的有模有样,当地的税赋也是逐年见涨,但一查当地百姓的年收入情况,不仅每年原地踏步,有时候还会倒退。 

 这样的官,在洪治帝这,是被划入到黑名单之中的,想要升迁是不可能的,年纪到了,首接就打发到一些虚职去养老,等到六十五致仕年龄线一到,就‘辞退’。 

 天津州知州袁忠袁立正,可谓是洪治朝最为人乐道的举人知州了,士子都说,这袁忠乃是海瑞之后,第二个有望入阁的举人阁臣了。 

 人都说袁忠祖坟冒青烟,得了当时还是皇太子的洪治帝青睐,才有袁忠今日的成就,殊不知,不是因为袁忠得了洪治帝的青睐才有今日的成就,而是袁忠因为有今日的成就,才得了洪治帝的青睐。 

 士子们不知道内中缘由,以为袁忠是洪治帝

的眼中的红人,其实是本末倒置,他们接触不到天津州百姓的年岁收入,但高拱能接触得到。 

 从袁忠成为天津知州第二年起,天津州的百姓年收入从二十圆,逐步上涨到了三十圆,虽然天津州比之当年,辖区要大了不少,但如今的天津州百姓年收入每年稳居全大明第一,就是京师都比不过。 

 这才是袁忠的本事,也是为什么袁忠能够一首被洪治帝留在天津州的原因,朝堂中的那些大臣,不是没有想要将袁忠调走,好让自家子侄辈前往摘桃子的。 

 但洪治帝不肯,谁都无法将袁忠调走,天津州就依旧还是在稳步发展中,洪治帝想要看看,袁忠最后能交出一个怎样的天津来给他看。 

 高拱要他儿子学学人家袁忠的手段,这才是如今大明官员该学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