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多年媳妇熬成婆(第3页)

 听到这话的一个食客,大拍大腿,“这特娘的,总算是给咱熬出头了,各位,您们先坐着,咱得赶紧到吏部那边问问,看看咱这个老举人,能不能也给谋个差事当当,失陪了!” 

 看着那举人风风火火的就结账走人,其余的食客也都赶紧结了账,打算往吏部那边去看看,到底是怎么个情况。 

 这京师城内,可是有不举人滞留的,一些都是等着开科,打算一举中榜,谋个进士出身的,一些则是被各个官员士绅聘请为师爷账房,也是谋求生路。 

 贸然听到朝廷打算给这些举人派官,都往吏部涌去,打算看能不能托人走个门路,吏部尚书的门是别想着进入的。 

 这现在能走吏部尚书的门的,这会就不用等到现在才去了,早就

到地方任职了,现在的这些,要么是没关系,要么是没钱的‘穷举人’。 

 托关系,无非也是指望着吏部能在选派官员的时候,将自己的名字往上提一提,让自己能出现在前头,又或者是看能不能在选官的时候,给指派个好点的官职。 

 云贵川这些地方,能免还是尽量不要为好。 

 一时间,京师城的那些个有关系的,全都在托人打听此次负责选官的门路,锦衣卫西处巡察,也抓了不少投机之人。 

 都察院的御史们这些天也是忙得脚不沾地,实名举报的案件随着选官,逐步的增加,他们只要是接到了举报,都得深入去调查案件,海瑞说是入阁,这两天因为这些案件,连内阁的大门都还没踏足过。 

 赵贞吉和陈以勤当天就主动写了乞骸骨折递交到了通政司处,洪治帝也没有挽留,朱笔御批允了。 

 内阁两位七十大臣的致仕,更加佐证了此次官员致仕法案的真实性,吏部的门槛被人都快踏烂了。 

 这些前来求官的举人们,也不敢在吏部闹,就是一人来问一句,吏部接待室的小吏头都要被问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