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眼高手低(第2页)

 公务员笔试通过后,不过是给了你一个走上舞台的机会,至于人家那些个部门看不看得上你,还要人家作主。 

 其中重点的部门像是京师造办处,京师铸币厂,北首隶巡捕司,城建局等等新成立的这些司局,都在大量的招募人才。 

 这些司局部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需要大量懂筹算的士子,他们有自己的分级制度,不像朝廷原先的那些官僚体系一般。 

 而六部及地方府县等,这些部门的长官位置,天然就是文官们的自留地,他们是不会轻易放手的,皇帝也不会这般早的就将这些位置给剥离出文官体系。 

 洪治帝朱翊釴现在还在编写着新的科举教材,依旧会采取定点试验的方式,在北首隶地区进行试验比对。 

 在洪治帝朱翊釴的设想中,未来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状元等,都会成为学科等级,小学读完考试通过之后,就能授予‘秀才’之名。 

 中学读完考试通过,就能授予‘举人’之名。 

 依此类推,贡士,进士,状元等,都将成为学籍等荣誉称号,不再享有税赋上的优免政策。 

 西书五经什么的,专门建立一所儒家学府就好了,你们这些个老学究不是喜欢引经据典吗,去里面教书育人吧。 

 不使儒学彻底的淹没在历史长河就行了,半死不活的吊着,以后封个儒学博士,儒学院士等名誉头衔给这些个老学究,让他们体面体面就得了。 

 政治上的,你们就别插手了。 

 至于以后新的教材编写完成之后,普及到位后,毕业的人多了,便要一步一步的将原本的八股文给彻底的废除掉。 

 这种东西不是一下子就能断掉的,八股文科举,虽然死板僵硬,但却是目前全世界最为公平的官员筛选了。 

 定好框架,只要人不是笨到不知变通,多考几次,不说进士,举人是一定能过的。 

 而洪治帝朱翊釴所编写的教材,则类似于后世的语文,数学等,再往上,简单物理化学等便慢慢的加入其中,甚至为了以后大明的法治能够更加的完善,还会加入一门法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