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南直隶水泥公坊(第2页)

 “各位,适才我说,海总督有意在松江府择一良港,重开一处经贸区,不是无稽之谈,乃是我王家确切实实得到了海总督的回复,这才敢在此跟各位细说出来。” 

 “良港就选择在吴淞江口处不远的高桥镇附近,”王世俞说到这,脸上带着笑意接着道,“不才,新港建设,我王家也会参与其中,为此,我王家筹建了一个建筑工坊,有意拿出三成干股!” 

 陆吕两家眼前一亮,都抬头看向说话的王世俞,就想要插嘴询问,便见王世俞伸手先止住了两家要开口说话之人。 

 “莫急,且听我说完,”王世俞安抚住众人,实在是建设港口码头这一行,牟利颇多,不由得不使陆吕两家动心。 

 “各位也知道,如今我大明,水泥之物,制备皆需从山西及京师等地运送过来,虽海运较为便捷,然毕竟长途跋涉过来,未免有些耽误,且运费这一条,便是吃紧的很。” 

 “海总督为了发展咱南首隶的基础建设及水利设施,上表陛下,请求将水泥配方,调拨给与南首隶总督府使用!” 

 “此话当真否!” 

 王世俞说出的这话,如同惊雷般在大堂上炸响,水泥啊!这可是目前大明最热销的货物了,一袋水泥重二十斤,在京师出售价格是七分银钱,铁路运到天津州大沽港,就得加价一分。 

 再通过海运往南首隶龙江港运,价格就己经达到了一角,一船三千料,一次盈利就是数千的利润,是仅次于粮食的大宗货物。 

 而且水泥这种东西,在大明目前,是最不愁买家的,凡是修建所需的,参杂入水泥之后,不仅修建速度上成倍提高,而且稳固且塑形方便,极受那些个泥瓦匠喜爱。 

 京师的西山水泥公坊,光一年的水泥销售额就达到了上百万圆,这还是西山公坊产量有限,无法大规模供应的销售额,一旦产能翻倍,那利润不得嗷嗷往上涨。 

 一旦海瑞真的能求来水泥的配方,在南首隶这地界上修建起水泥公坊,那不说别的,整个南首隶凡是数的上号的大商贾大士绅们,不得抢破头来入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