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女真兵

 皇极殿外,官员们三三两两的结伴走出,各个面上严肃,对于大朝会上的事,他们是三缄其口,不敢再明面上讨论。本文搜:美艳教师  免费阅读 

 都知道,隆庆帝是铁了心的要改制宗室,任他们如何的反对,都不及隆庆帝一纸诏书首接下发,且内阁高拱首接把持,并不驳回隆庆帝的诏书情况下,推行毫无一丝阻碍。 

 先是将宗室自亲王以下三代,及镇国将军后,首接赐还民籍,朝廷不再赏赐爵位,任由其自行谋生。 

 接着将藩王之王庄首接按册收缴税赋,再按每百亩进献五两黄金为由,继续榨取藩王的钱财。 

 这一系列骚操作下来,比建文帝时的首接削藩还要狠,建文帝是首接一刀切,而隆庆帝则是钝刀子慢慢的割。 

 割得你流血不止,割得你不得不卖田避献,割得你首接求饶不可! 

 隆庆帝高拱等人难道就不怕各地的藩王得知这些后,首接起兵清君侧吗! 

 隆庆帝高拱陈志等人还真不怕,就是大朝会上的其他官员,也不怕,因为在各个藩王府,别的不多,就卫所多,就是专门盯着这些藩王的异动。 

 尤其是宁王一事后,就是藩王想要出城省墓,也得上奏询问皇帝,皇帝准许了,藩王才可出城。 

 藩王的外亲,必须离藩王三百里外任官,宁王事后,种种规矩之下,再也没有任何一个藩王,可以掀起一点浪花。 

 这就是隆庆帝敢这么明目张胆的推行,不利于这些藩王的酎金制的原因,隆庆帝是完全不怕这些藩王们起来造反的,有新军在手,起来一个,他就能摁死一个。 

 不说京师官场因为这次大朝会,而吵得面红耳赤,却说皇太子朱翊釴到达天津之后,将天津之事首接交给袁忠处理后,留下一个队率士兵后,便首接北上蓟州,前往谭纶处巡视。 

 朱翊釴到时,谭纶正在校场上整训,从关外建州女真处新招募的士卒,这些穷山恶水出来的女真人,个个体态熊健,披上明军棉甲,行走起来跟个毛熊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