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明军出关了(第2页)

 油布帐篷内,三个士兵吃完午餐,将外头架在火上的笠形盔取下,盔内的热水沸腾翻滚,三人各自掏出自己分配到的一小包茶叶,撕开纸袋,首接倒在自己饭盒内,滚水一冲,茶汤黝黑,味道一下子就冲入鼻翼。 

 这些分配的茶包,都是造办监大量采购之后,上称按人头一人一包三两装袋,随着西港市舶司开设,经贸区正式运作,南方的茶叶大量的涌入京师。 

 原本价格居高不下的茶叶,在南方茶叶大量涌入之下,价格出现大跳水,造办监为了供应新军茶叶配额,命令大沽市舶司,将茶叶税从十抽一首接降为二十抽一。 

 嗅到商机的福建广东商人,更是整船整船的从月港,荔湾大量往大沽港拉,这些闽粤商人,在到达大沽之后,见识了大沽经贸区内的商人,将自家商品包装起名,价格瞬间就能涨一两成。 

 头脑本就精明的闽粤商人有样学样,首接在经贸区仓库内,纸包茶叶,按斤售卖,什么铁观音,什么大红茶,更是首接就被这些闽粤商人给注册成商标。 

 打开了思路的这些商人,更是玩的飞起,景德镇的瓷器,原本是只落年款,见识了专利局的商标法之后,首接就在自家生产的瓷器底部,摁上了自家商号的底款。 

 那些卖糖的,卖米的,卖布的,个个注册商标售卖,一时间,经贸区内,招牌林立,没商标的商人,反倒成了异类。 

 随着成衣工坊的大量开设,造办监为了节省时间,开始将军服军靴等大量的外包给这些成衣工坊,接到造办监单子的工坊,每月都会有造办监的管事前往巡视衣物用料情况。 

 太子朱翊釴更是将一些简易的军用物资首接外包给一些工坊,比如士兵每人携带的饭盒,水壶等,朱翊釴首接便外包给了京师附近几县的铁匠铺。 

 这些突然接到造办监大量订单的私人铁匠铺,朱翊釴并不是随机选择,而是优先将订单分配给家中有子弟入伍新军的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