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火铳训练(第2页)

 ‘啪!’ 

 “十三息!” 

 曹伯仁铳响一刻,小队长便喊出十三,从曹伯仁击发后装弹再到射击,用了足足十三秒的时间,这还是简化了许多步骤后,才得到的成绩。 

 而曹伯仁所使用的火铳,就是朱翊釴命令造办监打造的火帽枪,朱翊釴首接略过了大明边军制式装备的火绳枪和将来要出现的燧发枪,首接一步到位,将火帽枪搞出。 

 本来按朱翊釴的想法,他是要首接一步到位的整出旋转拉栓步枪的,图纸都交到造办监给刘周年了,可大明现在的工匠一时半会实在是造不出朱翊釴要求的公差。 

 漏气实在是过于的严重,加上又是线膛枪,装药量大,在制造出三把炸膛了两把之后,朱翊釴赶忙叫停了刘周年。 

 只得在现有火铳的基础上修改出一百把火铳,交于新军进行训练。 

 曹伯仁从弹药包内拿出的,就是经过试铳工匠反复试验后得出的最优装药量,加上米尼弹头后,最远可达900米,在300米内可保证精准射击命中。 

 这铳被朱翊釴命名为‘隆庆元式’火铳,木制枪托一体成型,样式仿照后世的莫辛纳甘,全铳重五公斤,口径十五毫米,弹头重28克,采用的是含铁芯的中空米尼弹。 

 在这种朱翊釴改造后的铁芯米尼弹面前,无论是明后期的后金巴牙喇,还是现在欧罗巴的板甲骑士老爷,在隆庆式火铳面前,朱翊釴都能做到一枪撂倒。 

 至于火帽的制作,做过几年化工厂厂长的朱翊釴表示不要太容易。 

 他将给嘉靖皇帝炼丹的那些道士关在北镇抚司诏狱内,给他们单独设置了一个实验室,告诉他们如何制作后,便等着他们给出朱翊釴要的成果。 

 至于炸死了几个,本来百官就恨不得杀了这些人,炸死了也算是为了大明的化工业献身了。 

 “很好,比上次快了一息,但是太子殿下的新军手册中要求必须达到十息装填一发,”小队长鼓励的拍拍曹伯仁的肩膀,“再接再厉,争取破十息!”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