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没发票谁买你东西

 张尚成回去便让小儿子将好不容易办下来的牌照给送去书画店,让熟悉的老师傅给裱起来,到时他要首接挂在柜台后头的显眼处。本文搜:肯阅读  免费阅读 

 “记得叫他们开发票,”张尚成朝快步离开的小儿子喊道。 

 “知道了,爹,”张叔安头也不回的走了。 

 张尚成从税务厂那得知,每张发票可以到税务厂兑换一文钱后,他现在是恨不得买个包子,买根葱都想找人要张发票。 

 可惜,新商法规定,农籍等经商,无店铺,小额售卖,无需申请牌照,既然没有牌照,那自然便没有发票了。 

 而现在上门来买米的百姓,也学精了,都是先抬头看看有没有挂牌照,然后就是问店掌柜的,有没有发票开。 

 要是回答有,他们才会购买,要是回答没有,他们转头就出门,往往还会说一句:没发票谁买你东西。 

 那些申请牌照还没办下来的商铺这几日见自己隔壁的同行,门庭若市,心里那个急呀! 

 现在京师老百姓谁不知道,发票可以到税务厂处,一张换一文钱,华夏的老百姓多精明的人,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是优先找有牌照的杂货铺购买。 

 以前没有这些发票,也是要购买这些生活必须品,现在有这发票,那自然是找可以开发票的店买。 

 一个月杂七杂八的凑下来,一张一文,怎么得也可以凑出不少出来,这就无形之中形成了督促作用。 

 老百姓索要发票,商家更是不敢不给,你敢不给,信不信他转头就跑税务厂举报你。 

 而税务厂以一文兑换一张发票的手段,对朝廷来说,是不亏的,羊毛出在羊身上。 

 老百姓觉得自己赚了,朝廷亏了。 

 可这一文是从商家的税款里扣的,钱依然是从老百姓处得来的,朱翊釴表示,你可以小赚,但我永远不亏。 

 而有了发票之后,朝廷的一些采买虚报也得到了有效的扼制,隆庆帝要求,任何部门采买,必须要求开具发票才可以报销,没发票不予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