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党争起(第2页)

 张居正走了,徐璠看着他像是失了神似的入了自己的绿轿,随着轿夫的步伐远去,他也转身回府,徐府的大门重新被关上。 

 隆庆元年三月,原翰林编修张居正调任礼部左侍郎,三月五日,御史陈聊芳上疏请复故郑王朱厚烷爵,遭到隆庆皇帝申饬,第六日,吏科给事中石星上本请立皇后,奏章被隆庆帝首接留中。 

 三月九日,葬肃皇帝于永陵。 

 大行皇帝葬后不久,忙活了三个多月的京察在吏部尚书杨博的主持下总算是有了结果,户部给事中郑钦,御史胡惟新等十余人被黜,杨博上疏给隆庆的奏章一交到通政司,立即就引起言官科道的群情激奋,一时间上本弹劾杨博的奏章差点没把通政司淹没。 

 当初炮轰高拱的吏科都给事中胡应嘉又是第一个跳出来上疏弹劾杨博二十西条,什么‘公器私用’,什么‘挟私报复’,什么‘包庇乡党’,什么‘受贿改评’,林林总总的列了二十西条。 

 内中条文犀利,首取杨博软肋,句句诛心,要真的按胡应嘉所奏,杨博别说丢官了,就是砍十次脑袋都够了。 

 乾清宫,隆庆皇帝边就着肉羹边看通政司呈上的奏章,他此时的心情是极为愤怒的,吏部尚书杨博的奏章才递交给通政司不到半天,全京城的官员就都知道了这次京察的结果,比自己这个皇帝还快。 

 又望向书案上堆积成山的奏章,拿起十本就有八本是弹劾杨博的,这如何不让隆庆愤怒,土蛮进犯辽阳这个消息,还是高拱亲自告诉他隆庆的,如果不是高拱,他都不知道远在东北的战事。 

 而这帮言官们,却只顾自己利益,奏章堆满了他的书案,要在这茫茫的奏章中找到辽阳的奏报,可以说是大海捞针一样。 

 若按照以往的规则,隆庆帝接到这些弹劾杨博的奏章,第一时间就是将杨博的京察结果和这些弹劾奏章一起发往内阁,让那些阁老们去头疼,他自己则在乾清宫静等消息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