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慎重决定(第3页)

 隆庆帝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殿下群臣,神色凝重地开口道:“关于藩王分封海外之事,近日来朝野议论纷纷,诸位爱卿也多有奏疏呈上。今日,朕欲在此与诸位爱卿深入探讨,务必得出一个周全之策。” 

 首先站出来的是一位御史,他躬身行礼,语气坚决地说道:“陛下,藩王分封海外,风险实在太大。宗室向来养尊处优,对海外艰难之地恐难以适应。且海外局势错综复杂,若藩王治理不善,有损朝廷颜面。再者,一旦藩王在海外拥兵自重,朝廷鞭长莫及,后果不堪设想,恳请陛下三思。” 

 话音刚落,一位年轻的侍郎迫不及待地反驳道:“陛下,此乃我大明崛起之良机!如今宗室人口膨胀,朝廷财政不堪重负。分封海外,既能解决宗室之忧,又能为大明开拓新的天地。至于担心藩王拥兵自重,我们可制定完善的制度加以约束,让藩王在为朝廷效力的同时,绝无反叛之心。” 

 紧接着,支持与反对的官员们各抒己见,唇枪舌剑,互不相让。 

 有的从历史教训出发,强调地方割据的危害;有的则以发展的眼光,阐述海外扩张对大明的深远意义。 

 朝堂之上,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隆庆帝静静地聆听着各方的激烈辩论

,心中也在不断权衡利弊。 

 待众人稍作停歇,他缓缓说道:“诸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此事关乎我大明的千秋万代,容不得半点马虎。朕以为,藩王分封海外,若能妥善规划,不失为一件利国利民之举。但如何确保藩王在海外既能开疆拓土,又能忠心于朝廷,是我们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首辅高拱见状,出列奏道:“陛下圣明。依臣之见,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其一,在藩王选拔上,务必挑选那些德才兼备、有开拓精神且对朝廷忠心耿耿的宗室子弟。” 

 “其二,明确藩王权力边界,军政大权虽可让藩王执掌,但需规定军队数量上限,且重要军事行动必须向朝廷报备。” 

 “其三,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朝廷定期派遣专员前往藩国巡查,确保藩王遵守朝廷律法。” 

 次辅张居正听了,也站出来补充道:“陛下,关于藩国治理,可设立三司,分管民政、财政与司法,三司官员由朝廷选派,首接对朝廷负责,与藩王相互制衡。同时,在经济上,规定藩国每年按一定比例向朝廷进贡特产与财富,以增强朝廷国力。” 

 其他人听了,也有反对或者赞同意见的,随即又展开了讨论。 

 最终朝会结束的时候,隆庆帝也没拍板决定。 

 而是在几日后,隆庆帝将衍神公李文贵、内阁首辅高拱与次辅张居正召至御书房。 

 待三人坐定,隆庆帝缓缓说道:“关于藩王分封海外之事,经过两次朝会的讨论,朕心中己有几分定论。但仍需与三位爱卿私下再议,以求万无一失。” 

 李文贵拱手说道:“陛下深思熟虑,实乃大明之福。以臣之见,此次分封海外,不仅能解决宗室难题,更是我大明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但正如两次朝会讨论的那样,诸多细节必须明确,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高拱微微点头,说道:“陛下,臣以为在藩王权力、监督机制以及经济往来等方面,己初步形成可行之策。但仍需对藩国的文化教育加以规范,确保藩国虽远在海外,却始终传承大明文化,对朝廷保持向心力。” 

 张居正接着说道:“陛下,还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藩王分封海外,可能会对周边国家产生影响,我们需提前做好外交布局,此事不涉及正常藩属国,而只是损及大明天威之国。” 

 隆庆帝认真聆听着三人的发言,不时点头。 

 经过一番深入探讨,最终,隆庆帝神色坚定地做出了决定:“朕意己决,藩王分封海外一事可行。但具体实施,需慎之又慎。三位爱卿,此事便交由你们负责,务必精心筹备,确保万无一失。” 

 李文贵、高拱与张居正赶忙起身,跪地领命:“臣等定不负陛下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