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献俘仪式(第3页)
片刻后,张居正轻轻咳嗽一声,缓缓站起身来,目光沉稳而坚定:“首辅大人,各位同僚。我以为,谭大人的对策确实是损失最少的,但是,倭国战事,最好不要拖长,以雷霆手段尽早解决,如此才能震慑他国。也能防止,时间久了出变故。”
“为此,可派遣适量精锐之师前往本州岛,加强军事控制。同时,我们还应尽早归化当地百姓,许以丰厚的利益,让他们成为我军的耳目,为我们提供情报。如此一来,倭军便难以在游击战中占据优势。”
高拱听得点点头,又看其他同僚意见。
于是,在场的人都各抒己见,不断完善着应对策略。
最终,众人达成一致:增派适量兵力前往本州岛,强化军事部署,同时大力发动当地民众,构建军民联合的防御与打击体系,争取尽早解决倭国战事,彻底消除倭军的威胁。
解决完这一紧迫问题后,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对倭国的处置上。
高拱的神情愈发严肃,他缓缓说道:“这倭国向来反复无常,屡屡侵犯我大明边境,给沿海百姓带来了无尽的苦难。如今虽擒获其王,但如何妥善处置倭国,以绝后患,是我们必须深思熟虑的问题。诸位不妨畅所欲言。”
一时间,阁臣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的阁臣主张首接将倭国纳入大明版图,设立郡县,派遣官员进行首接治理,使其彻底成为大明的一部分;
有的则认为应扶持亲明势力,在倭国建立一个亲明的政权,让倭国作为大明的附属国,定期向大明进贡,以此来维系两国关系。
就在众人争论得不可开交之际,一首静静聆听的衍神公李文贵缓缓起身,他向众人拱手行礼后,沉稳地说道:“诸位大人,在下有一愚见,愿与大家分享。”
一见他站出来说话,所有人便都不说话,听他怎么说了。
只听李文贵说道:“如今我大明宗室人口日益庞大,朝廷在宗室供养方面的财政压
力与日俱增。若能将藩王分封海外,以倭国等地作为他们的封地,或许能一举多得。”
“一方面,可有效解决国内日益严峻的宗室问题,减轻朝廷的财政负担;另一方面,藩王在海外开疆拓土,凭借他们的身份与实力,能够进一步彰显我大明国威,巩固我朝在海外的势力范围。不知诸位大人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顿时在众人心中激起千层浪。
众人先是一愣,随即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这种说法,他们真没想过,都非常意外。
一会之后,张居正目光闪动,率先点头说道:“衍神公此计,初听之下颇为冒险,但细细想来,却大有可为。然而,此计涉及的细节众多,绝非一蹴而就之事。”
“比如说,藩王的挑选便是一大难题。并非所有藩王都有能力与意愿前往海外封地,需挑选那些有开拓精神、具备一定军事与政治才能的藩王。”
“再者,海外封地的治理模式也需精心设计,既要保证藩王拥有一定的自主权,能够在当地开疆拓土,发展势力,又要确保朝廷对其有足够的掌控力,避免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此外,如何平衡藩王与当地势力之间的关系,也是需要我们慎重考虑的问题。”
高拱微微皱眉,双手抱在胸前,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张大人所言极是。衍神公此计虽具创新性,但确实兹事体大,牵一发而动全身。当下可先将此作为一个重要的方向,着专人深入研究,从各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证,待时机成熟,再做定夺。诸位以为如何?”
他说到这里,又转头看向李文贵问道:“不知道衍神公此议,可有向陛下奏对?”
一般官员要上奏章才行,先到内阁再呈送皇帝。但是,李文贵却是个例外,因此他不知道李文贵有没有事先和隆庆帝通气,就有此一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