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稳九州(第2页)

 倭人农夫有点战战兢兢,也带着感激地说道:“谢谢将军,要不是你们,咱都不知道这地还能种。以前大名们打仗,把咱的地都毁了,根本没人管咱们死活。现在你们来帮我们,还带来这么好的农具和方法,真是天照大神派来的好人啊!” 

 赵刚一听,好笑道:“什么天照大神?是我们谭大帅,我们大明皇帝的仁慈,听懂了么?” 

 “是,是,是!”倭人哪敢质疑,连忙附和。 

 接着,赵刚又来到正在传授合理密植技巧的区域。他看着朝鲜士兵认真地给百姓示范插秧的深度和行距,忍不住上前说道:“这水稻种植,密植可是关键,太密了通风不好,容易生病,太稀了又浪费土地。大家一定要按照教的方法来。” 

 赵刚之所以会来负责农事,就是因为以前是农夫,在军中比别人懂农事。 

 倭人百姓一听,纷纷点头哈腰,连声称是。甚至一位年轻的倭人,还带着谄媚说道:“将军,您

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学,以后把地种好。” 

 在肥后国,负责这里农业恢复工作的明军将领孙虎,正与琉球军队这边一同忙碌着。 

 孙虎看到琉球工匠们带领百姓修建灌溉设施,便走上前去。 

 孙虎看着设计精巧的水车,询问琉球工匠:“这水车能满足多少农田的灌溉?” 

 琉球工匠答道:“将军,这水车经过改良,能灌溉周围大片农田,只要水源不断,基本能解决灌溉难题。” 

 孙虎满意地说:“好,这灌溉可是大事,关系着百姓的收成。你们琉球在这方面经验丰富,一定要多教教百姓,让他们以后自己也能维护。” 

 他和其他将领一样,在接受任务之前,己经明确,这种植粮食,可不只是为倭人百姓,更多的是,能够支撑远征军驻扎在倭国,减轻国内的后勤压力。 

 因此,不管是他,还是其他负责农事的将领,都是非常尽心尽力。 

 在各地恢复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不少躲进山里的倭人,看到好像没什么事,反而似乎比以前大名统治时候都要好,就陆续战战兢兢地下山了。 

 可以说,九州岛各地的局势,很快就稳定了下来。 

 大明远征军这边,对于俘获的倭人武士和军卒,则另有处置。 

 没有放他们,也没有让他们吃干饭,而是把他们押往九州岛的矿场劳作。 

 九州岛矿产资源丰富,有金银矿,还有硫磺等等。 

 负责银山矿场事务的明军将领周猛,每日都会到矿场视察。 

 这日,周猛来到矿场,看着战俘们在矿监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开采银矿石,他走到一位经验丰富的矿监身旁,询问:“目前开采进度如何?矿石品质怎样?” 

 矿监恭敬地回答:“将军,开采进度还算顺利,矿石的含银量也符合预期。不过,这冶炼工序还得再精细些,才能提高白银的纯度。” 

 周猛点头说道:“一定要保证质量,大帅都在看着的,马虎不得。你多盯着点,有什么困难及时上报。” 

 随后,周猛又走到一群正在搬运矿石的战俘中间,大声说道:“你们好好干活,只要踏实劳作,我们便会开恩,赦免你们,让你们回家。” 

 这也不是他忽悠,而是远征军统帅发布了公告,给这些俘虏一些希望。 

 要不然的话,俘虏没希望,可能会怠工,甚至造反。 

 在一座铜山矿场,负责的明军将领吴强同样每日关注着铜矿的开采情况。 

 这日,他来到冶炼区域,看着熔炉中熊熊燃烧的烈火,对负责冶炼的工匠问道:“这火候控制得怎么样?能不能保证铜的纯度?” 

 工匠回答:“将军放心,我们都是按照朝廷提供的方法,严格控制温度和火候,炼出来的精铜质地优良。” 

 吴强满意地看着一块块出炉的精铜,说道:“很好,大帅和本兵都在关注着的,千万马虎不得。” 

 接着,吴强又来到挖矿的坑道内,查看挖矿情况。按照上面的交代,挖矿的俘虏,也要有基本的保证,毕竟是免费的劳力,死得快了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