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意料之外的变化(第2页)

 可如今,这种丁役也不可能有了。官府再要这么干,就要付钱。 

 自古以来,官府都是奴役百姓,就主要体现在这人头税上。以后,将不复存在了。 

 对于有功名的人来说,所拥有的特权,就少了一些。比如秀才功名的人,是能免役的,但这也只是本人而己。 

 虽然说,地方官会照顾有功名的人,不会严格执行,只是真得只让秀才一个人免役,可那毕竟不是合法的,一旦有人较真,那家人还是要去服丁役的。 

 包括达官贵人也是,虽然有官绅优免,但也都是有限额的,遇到类似高拱和张居正这类铁面无私的,那也是有家人要倒霉的。 

 如今,法理上废除了人头税,虽然少了特权,却多少也算是有实惠。 

 就这么的,在拟废除人头税的刺激下,自强诏的实施,那是非常火热。 

 由此一来,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 

 全国各地的房价,特别是在人口众多的城镇,价格就开始飙升。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分家的人多,不一定所有分家的人都有足够的宅子分,就不得不买新宅子。这需求一上来,房价自然就涨起来了。 

 这一下,也利好了全国各地的水泥作坊。 

 明朝太祖皇帝当初定下礼制的时候,还没有水泥这东西,因此,礼制中没有对水泥房子的规定。 

 因此,就算没有功名,只能住小房子的,如果能住水泥房子的话,那也是再好不过的。 

 而对有钱人来说,给子女修一套水泥房子,自然也不在话下。 

 明朝可没有地价一说,祖上留下的地,就是自家的。新建一套宅子,更多的就只有建筑成本而己。 

 就算没有自家的地,向别人买地,那也只是向官府交个手续费而己。至于无主荒地,很多人自己就占了,官府也不会管。 

 更因为水泥房子不但好处多多,甚至连盖房子的速度也是很快。 

 大明朝的房地产市场,就意外地蓬勃发展了起来。 

 而分家又不只带来房地产市场的红火,还有建筑行业相关的那些行业,比如家具市场等等,也一下红火起来。 

 定做家具之类,木匠都忙不过来,赶紧招收徒弟扩大队伍。 

 完全可以说,一道自强诏书的颁布,意外地盘活了大明朝的经济。这一点,就算始作俑者李文贵,都在一开始的时候,没有考虑到的。 

 当然了,不愉快的事情,肯定也还是有的。 

 比如说,虽然在这个封建时代,一家之长的权威,远比后世要大得多。但是,毕竟是亲生子女分家,哪怕家长的权威再高,也会闹出不少分家不满意的情况,从而闹出事情来。 

 就这么的,隆庆二年的下半年,全国都是非常热闹。 

 而这个热闹,也同样反馈回了李文贵这边。 

 虽然说,李文贵的蒸汽机作坊中,还在为两年内实现蒸汽火车的运行而忙碌,到年底的时候,离实现的目标还有些远,但是,他的蒸汽机,不算完整火车头的蒸汽机,却是己经打造出来了。 

 这么一来,自家蒸汽机作坊中的动力系统,都可以改用动力更加稳定的蒸汽机动力,甚至玻璃作坊,水泥作坊,煤矿,炼铁作坊等等,都有对稳定蒸汽机动力的需求,使得蒸汽机的订单,根本就来不及做,迫使李文贵不得不扩大蒸汽机作坊的规模。 

 甚至到了后来,蒸汽机作坊不得不一分为二。其中一部分匠人,继续打造蒸汽火车头和根据李文贵的指示,研究火车的其他部件,包括铁轨等等; 

 而另外大部分匠人,则投入了普通蒸汽机的生产。做好一台交付一台,就赚一台的钱,然后又扩大生产规模,生产更多的蒸汽机。 

 蒸汽机可以用在矿井中抽水,拉煤,又极大地提高了煤矿、铁矿等矿产开采。 

 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可以稳定地给各种炉子鼓风,运输等等,又极大地提高了钢铁生产的效率。 

 蒸汽机在这些地方的有轨试验,又给这个时代的匠人丰富了铁轨运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