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催着走(第2页)

 比如说,风月场所和赌场,就会大大提高收税门槛,达到了惊人的十税一的比例。而水泥作坊,则是减少到五十税一。 

 高拱宣布的这个革新之策,透露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 

 裁撤衙门这事,毕竟是裁撤地方上的,因此,在朝堂上引发的动静还是小。 

 但是,有关官办炼铁作坊和地方财政存入钱庄,以及商税的革新之策,却是引发了很大的动静。 

 可以说,在官办作坊方面,是一种全新的尝试,结果如何,有财神的介入,相信不会太差。 

 地方财政存入钱庄,就意味着朝廷大力支持银票替代银子来流通。按照目前的局势看,以后大明朝的钱,就很可能是大明股份钱庄的银票了。 

 至于商税革新,叫好的有,叫苦的也有。 

 叫好的,自然是受益的,叫苦的,自然是利益受损的。 

 但是,不管反应怎么样,高拱就是推行了。并且他的革新之策还是在“考成法”基础上推行的,谁要不好好干,就可能是要滚蛋的。 

 完全可以说,高拱的行动作风,真得是雷厉风行的。甚至他这作风,还不只是在官场上,同样影响到了李文贵。 

 当李文贵听说了之后,他就不由得苦笑。 

 因为高拱的革新之策,都是在催他了。 

 你看,他的蒸汽机作坊还没宣布,高拱就把炼铁作坊的事情先定了,就看你还拖不拖? 

 还有,目前大明股份钱庄还只是在京师和南京两地有,最多再加一个通州。结果,高拱就宣布,两京十三省的地方财政,要全部存入大明股份钱庄,这不就是在逼着李文贵赶紧把各省的钱庄都开起来! 

 无奈之下,李文贵这边也不得不加快了进度,被动地配合高拱的革新之策。 

 他先从京师钱庄抽调了钱庄的人才,宣布成立山西的股份钱庄,从南京钱庄抽调人手出来,宣布成立浙江的股份钱庄。至于其他,至少要等半年之后,再从己有钱庄中再抽调人手。 

 这其实还不是很稳妥,毕竟钱庄人手最多培养个半年就拿出来用了,业务能力,还是很有限的。幸运的是,在这个时候,钱庄的业务也有限,基本上也能将就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