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早日实现(第2页)

 李文贵这边,则是继续忙碌,一首到十一月中旬左右,南京这边预定的事情,才基本有了结果,他便不得不返回京师了。 

 如果再晚回京师的话,寒冬腊月的,天气不好,可能路上耽搁的时间就会太长。另外,不管是隆庆帝,还是陈景行,又或者是李伟,都托人带话让他早点回京师。 

 徐阶的管家徐福,肯定不随李文贵回京师了,而是回归徐家。 

 陈昌言随着李文贵一起返回京师,毕竟是他女儿要嫁给李文贵,他不回都不行,南京这边,担子就都交给钱掌柜了。 

 随他们一起回京的,还有在江南这边招收的能工巧匠。这些人的手艺,比起朝廷那边能调动的能工巧匠,还是要更优秀一些的。 

 在这个时候的大明朝,手艺非常好的匠人,地位还是很高的,经常是权贵府上的座上客。至于税赋,劳役之类,都能用银子来抵的。 

 李文贵能招到他们,靠的就是答应给他们原始股份。 

 一如半年前他南下之时一样,这次北上,匠人大都要定居到北方去,至少短期内肯定没法再回南方的,因此都是拖家带口的,人数之多,一样雇了三艘船。 

 这个船队,由陈昌言管着,走京杭运河。因为是冬季,有的地方是枯水期,没法行船,如果拉纤都没法拉纤的话,就只有转陆路。 

 李文贵不操心这个事情,依旧是由刘德福和骆档头他们护卫,骑马北上。 

 十一月中旬的天气,京杭运河沿线,倒也没有下雪,但是,寒风吹来,那是真得冷! 

 不过李文贵此时的年龄,才十七岁而己,平时又有在锻炼身体的,因此倒也不怕寒风呼啸,反而是见识了冬季的古代风光。 

 没有绿色,山上,田野里,都是枯黄色,早上的时候,地上,田野里,到处挂着冰霜,南下之时不时见到的行人,在李文贵北上之时,看到的就少多了。 

 寒风呼啸声中,昏黄日光下,村镇大都升起袅袅炊烟,很有一种人间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