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为兄的恩师(第2页)

 徐渭给家里去信,说他在通州拜师写书,赚了大钱,让家里变卖田产来通州。 

 说实话,不要说徐枚不信,就是他家里其他人其实也不相信的。只是,徐渭是一家之主,他做出了决定,他家里人还是要遵守的。 

 但是,他大儿子徐枚和他关系不好,在不相信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变卖家乡田产,因此就坚决不同意。 

 徐渭不在,当家的就不是张氏,而是长子。为此,家里其他人根本没办法。 

 好在徐渭同样有写信给他的同乡好友张元忭,建议张元忭科举不中,就不如来通州备考,顺便可以和他恩师多聊聊,长长见识,有助于他的前程。 

 而张元忭是急公好义之人,虽然他其实不相信徐渭信中所言,最终还是出钱带徐渭家人来通州了。 

 此时,他听到徐枳的话,便微笑着说道:“无妨,俗语有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就当是来见识下世面。有我在,通州待不下去,便带徐兄一起回家便是。” 

 他年龄要比徐渭小十岁左右,因此称徐渭为兄。 

 听到他的话,徐家人都露出了感激之色。 

 张元忭见他们似乎又想说感激的话,便连忙抢先开口说道:“天色不早了,还是敲门看看吧,要是徐兄不在这里,还得去找客栈才行。” 

 徐枳听到这话,便立刻答应一声,走上李家台阶,前去扣门环。 

 其他人,则都看着他,脸上带着一些期待,还有一点忐忑。 

 万一徐渭不在这里,那他们真得是要回山阴? 

 “梆梆梆!” 

 门环扣动,发出敲击声; 

 徐枳敲了三下之后,等了一下,便准备再敲。 

 正在这时,大门忽然打开,一个少年出现在门口,带着笑容正要说话时,却忽然发现门口站着不少人,都是他不认识的,便立刻没了笑容,有点疑惑地问道:“你们找谁?” 

 徐枳听了,慌忙作揖道:“我……” 

 他的话还没说完,忽然,就听到这个少年又露出了笑容,对着外面大声说道:“二公子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