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增资扩股(第2页)

 裕王听到这话,压根没理会,只是有点兴奋地又说道:“这是要开二十个地方的分社,一个分社预估五千两的费用,就是需要十万两银子。那要不这样,我凑凑,这十万两都我来凑好了。” 

 李文贵听了,连忙提醒道:“姐夫,这次的十万股只有分红权,且是按照拍卖价格来的,不是一股一两银子。” 

 他的计划书中,对书社估值是十万两,原始股本改为十万股,其中他和陈景行手中的六万股具有决定权,裕王府的西万股只有分红权。 

 这一次,计划发行十万股只有分红权的股份,每股一两银子的起步价,筹集至少十万两银子。 

 这个时代,没有证监会,没有交易所,也没有券商等等,所以,一切都是李文贵说了算。 

 到时候拍卖的时候,以一两银子为价格加价,比如涨到两两银子一股,依旧能卖完十万股的话,就继续再每股加一两银子,一首到卖不掉股份之前那次成交。 

 京师这边,目前来说,一年赚五万两是没问题的。按照预估,南京那边,体量也很大,一年大概也可以赚五万两。 

 其他苏州、扬州、杭州等十八个地方,就按照一年赚两万两来算,那就是三十六万两。 

 所有的地方的收入,加起来估算是将近五十万两。 

 每年分红的时候,股份是二十万股,那每股就能分到二两五钱。 

 就目前来说,陈景行和李文贵一年就能各自分到七万五千两;裕王府这边,则是分到十万两。扩张之后分到的钱,明显比没有扩张之前要分到更多倍。 

 如果裕王以一两银子一股买到这次发行股份的话,那就赚大了。 

 此时,他听到李文贵的提醒之后,便非常遗憾,当即问道:“拍卖价来定的话,那岂不是书社会多很多钱?” 

 李文贵听了,摇摇头说道:“如果别人不相信书社能赚这么多,感觉买书社的分红权会亏,那就拍卖不上价格,书社就不会多很多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