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永乐大典(第2页)

 临近中午时分,李文贵和徐谓坐在书社马车上前往裕王府,顺便,他们两人在这里讨论徐谓的大纲。 

 在李文贵看来,徐谓的才华摆在那里,更有熟悉军事的优势,因此,李文贵就建议,徐谓的长篇三国小说,就往细里写,这样能让人感觉真实。 

 徐谓听了,向李文贵提出一个问题道:“恩师,往细里写的话,对于三国时期的一些资料,要了解更多一些,不知道从哪里去查好了!” 

 李文贵听到这话,也是点头。 

 在后世的时候,他写穿越小说,如果要查资料的话,动动手指头就行,最多是有些资料要付费,获取资料的成本,那是非常低地。 

 但是,在这个时代,要想获取知识,根本没有互联网可用,得去打听谁家藏书多,是否有自己想看得书,再去和主人商量,能否借阅等等。 

 因此,稍微冷门一点的书,在书铺买不到的话,那就真得让人着急。 

 于是,李文贵便开口说道:“这样,就由书社出面,修一个藏书阁,就在书友会那边好了,我们书社的人可以借阅,书友也可以借阅,算是书友读者的一个福利。” 

 这个时代,买书的人都是读书人,给他们这样一个福利,不用说,更能吸引他们买正版书了。 

 李文贵说到这里,就是有点感慨道:“只是收集各类书籍,是需要时间的。还是得慢慢来才行。” 

 听到这话,徐谓便立刻向李文贵提议道:“恩师,宫里是有一套《永乐大典》的,只要能抄一份出来,那就是最全的藏书阁了!” 

 一听这话,李文贵不由得大喜,连忙说道:“对啊,我都忘记了,是有《永乐大典》的啊!” 

 由永乐皇帝下旨编撰的《永乐大典》,是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全书22877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宗旨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