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第二个矿业中心(第2页)

 总而言之,只要掌握了某些专长技能的人都归入工这一行列,官方称为“百工籍”,这与参军登记在册的士伍籍相类似。 

 赵律规定对工匠心登记之后,鼓励这些技艺超群的人开设店铺经商,集市中他们的摊位通常是前店后作坊模式,即边生产边售卖,这样的商业模式流传至今。 

 此地忙碌的陶工大多从一座宏伟的工程转至此处——他们曾参与雕琢举世闻名的文化瑰宝。 

 这批精妙绝伦的作品原计划持有金属兵器,却因公子嘉调整安排改用陶制武具。 

 那些真实的兵刃如今则铸造成了通行天下赵半两…… 

 若以更加委婉的方式表述,那就是留给未来一份详实资料,让后来者明晰当年兵器的真实面貌。 

 史家化刀为笔,嘉君则炼刃为币。 

 往深处走是依水道而建的阶梯式过滤池。 

 打碎后的泥料投入其中,加水搅拌混匀后,工人借助水车与导流槽引河水入内,冲洗泥浆至下一级水池。 

 经过多轮沉淀净化,原料中的杂质沉底,仅有细腻纯净的部分被带入最终一环。经专人收集后送往不远处的棚舍加工。 

 公子嘉提高所有入园工匠薪资三钱/日的举措,促使即便时令接近隆冬,所有人仍然干劲十足。 

 不久前方,嘉君远眺烧窑所在区域。 

 项目首阶段只修建了一组大小两窑。其中小型那座燃用松柴,此法仿自江南景德镇古法技艺。 

 据传,燃烧松柴产生的油脂蒸汽可有效促进釉面润泽,成品光泽更加温润透亮。 

 然而在嘉君前世印象中对此毫无头绪;继承记忆同样缺乏此类专业审美经验。 

 基于节约森林的理念,本拟全面替换成煤炭

燃料的构想却被另一种想法阻断:仍保留一处小型松柴专用窑以满足特别需求。 

 商业规则揭示出珍贵价值往往来源于稀缺性资源的道理。如同早前标价两千的钱券预售,不到一天就被认购完毕,部分渠道更炒至三倍价格! 

 相信陈丞相佩戴新换玉石足以佐证此事确为真实发生。 

 松火淬制的陶瓷决定施行限量营销战略。配合嘉君连日赏赐达官显贵的炒茶行动,在都城逐步普及茶饮文化风潮。 

 面向未来市场设计一段优雅且富有韵味的故事叙述方式来推广“茗茶雅趣”。届时选择一条繁华人脉汇聚街道,精心布置一家装饰华美店铺专营瓷器器具买卖业务。 

 器身描绘各类梅花兰花、山鸟流水图画图案,外用精致织物裹包,内部装载高档木材漆盒容器加以保护装饰,顶端镶嵌珠宝玉器作为亮点… 

 单套定价达到一万钱标准仅仅是制作成本费用核算结果!起步价位定位为最低五万起售! 

 容纳十级以上爵位拥有者为主要目标客层客户群体,拒绝服务任何普通百姓进入消费场景环境! 

 类似顶级奢饰品商品核心追求点就在于体现极致奢侈尊贵体验属性! 

 嘉轻轻摇摇头努力驱逐那个在他脑海持续喧哗躁动人物形象声音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