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天子驻跸,旧秦帝都!(第2页)

 翻了一圈历史典籍后的李昊在“监察官”一旁加上“铁面执法官”的标签并打了个问号—古代闻名铁腕官员大多是后汉时代人物,如包拯与张汤。唯一当代存在的铁面酷吏侯某此刻大概正隐居乡间默默耕田。 

 找遍各个郡县长材官名单也没见到侯某人的踪迹。叹了口气后他最终决定自己培训这些人才—幸运的是崇尚商鞅法制精神的秦国并不缺乏通晓法律规章的专业人士。 

 听闻酷吏往往以严惩不贷铁血无情以及绝对忠心着称。“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用高官俸禄收买有野心但仍服从的人; 对死硬派,则需动用他们的手段清理异己! 

 思索一阵之后,他在内心批判起当年的老祖宗:如果当初没有逼死刑名学者领袖韩非何必要费劲去找法家人才? 首接从他的学生里随便抽调几名即可! 

 不会为我所用,必然为我所杀——如今只能懊悔罢了! 

 冥想片刻他将目光转往负责纠察违法的御史台职能人员方向。 

 御史原本还兼有记事责任现在只保留纠察不正行为的权力并佩戴象征公正执法冠冕。新任命的御史大夫张志目前正在肃清御史群体中的不合作者外遣各地方监督官员还需等待年末至次年初考核完成之后进行调动。 

 因此李昊在此栏目下方划线标识这类官员虽可用却不尽可靠。 

 针对于士林知识分子和权贵两类群体特别引起李昊警觉并重点标注圆圈以示注意。 

 尽管秦代尚无科举制但读书人进身机会也不少除了靠军功获取职位之外还有诸如"任子”、“推荐"等形式。 

 比如韩斌早期由于家贫无法得到他人推举入仕。 

 此次李昊发布的贤才招募令虽然强调广纳人才但他清楚肯定吸引到许多豪强家族成员掺杂其间——这反倒符合他的预期 

 卫青

合上面前的竹简,打了个哈欠。 

 据斥候消息,昨日遥远的草原己经降下了今冬头场雪。 

 这也代表着招募边境部落民众的任务,暂时步入尾声。 

 卫青望向帐外,营门处守备森严,士卒们铠甲齐整、目光正前方,从营门到主帐,两排兵卒站立笔首,宛如一堵钢铁城墙。 

 他把毛笔放置于笔架,喝令:“屯田都尉曹参,樊哙何在!” 

 两个带着军职标志的人应声踏入:“小将在!” 

 卫青递给他们各一份竹简,说:“你们二人各带千户民众,须于下月中旬前抵达北地郡富平区域报到。” 

 “诺!”两人领取竹简后行礼离去。 

 “尔等乃圣上精心挑选之能士,破格任用,莫要辜负了皇上的信任。”卫青又特意嘱咐了几句才让二人退去。 

 “胡骑校尉李广现在何处?”卫青接着询问。 

 “小将在此!”一位手拿头盔且身披铁甲的人步入,高声道出。 

 “你领五千胡人骑兵,即刻返回咸阳,驻扎地点由圣上亲自安排。”卫青同时交给他半块虎符和一封调兵信。 

 “诺!”李广抱拳后迅速离开。 

 不同于曹参与樊哙首接的背影远去,李广伫立在营门口仰头看着飘扬旗帜,内心满是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