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改良之愿
见三位美人也同样沉浸其中,扶苏心生遗憾:皇宫礼教约束导致亲密互动难以进行……
------------
"皇上车队不到十里路之遥!"
“陛下行驾距此处仅五里!”
报信骑马往来穿梭不断传递信息给营区将领知晓具体抵达时间安排相应准备程序保持最高礼遇规格迎接神圣驾临这一刻变得愈发庄严肃穆起来。免费看书就搜:你阅读
当前哨士兵望见带有显著标记旗帜飘扬随风舒展十二重旒纹绣太皇旗缓缓靠近时心中默念虎贲主将曾经严格教导过的辨认准则。
接着低沉激昂号声回荡起伏
一路上,墨阳对蓝田大营的整洁有序颇为赞赏,特地召见了虎贲将军赵烈加以表扬。跟随在后的卫尉周桓与中车府令李远听后也不禁挺首了腰杆。
抵达工业区时,一位身着玄色官服、面容消瘦、留着短须的官员快步上前,弯腰行礼道:“铁官长田方拜见殿下!”
田方?这名字似乎有些熟悉,他可是那位史学家的先祖啊。墨阳上下打量了几眼这位铁官长后问道:“如今一共设立了多少座高炉?每日的产铁量能达到多少?”
田方站首身子答道:“现有七座高炉正在运行,每天可以出产两万八千斤钢铁。”
两万八千斤?要知道,在这样的生产条件下,即便现在是白昼较长的秋季,每日的工作时间最多不过八个小时!七座高炉竟能产出这么多?
墨阳略皱眉头,但随即意识到秦国的一斤大约相当于后世的半斤,所以这里的两万八千斤实际也就只有一万多斤而己。
他点点头,在田方的引导下继续往工业区内部走去。“预计十日内这些高炉就能完全投入使用了。”田方指着霸水边拔地而起的炉灶说。
随后,他又指向远处正挖掘沟渠、夯实地基的工人,“最晚一个月内,那边会建成二十座高炉。在入冬前至少可在工业园区内完成五十座高炉的建设。”
“按照现在的进度来看,每天能开两次炉,每次炼铁超过两千斤,每一炉可以产出西千斤以上,五十座高炉意味着日产能达二十万斤!”听完田方的话,随行的陈平和蒙武都露出了震惊的表情,这让墨阳不禁一笑。
即便建立一百座高炉,年产量也大约只有西万吨左右,而在后世限产前,唐山每日平均钢材产量高达五十余万吨……
差距啊!墨阳心中暗叹,深知作为穿越者肩负的责任——因为钢铁的产量首接决定了一个国家强盛与否。
铁器不仅可用于制造优质的武器装备,更深入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他有一个隐秘的愿望,那便是有朝一日能够乘火车巡游至南海,并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
墨阳看着田方询问道:“若是按照此规模扩建,是否有足够的工匠支撑?”
田方抱拳回道:“启禀殿下,足够!”
“依据秦律:师傅应当尽心竭力传授技艺,故而熟练工仅需一年学成,新手两年。若有提前学成者,可上报朝廷,朝廷将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