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时候到了(第2页)

 这可是活生生的两千多年前的集市啊!原本还以为这个时期的市集会很冷清,没想到完全不是这样!想想也能明白,皇帝迁了十几万富户到洛阳,加上本地居民和朝廷贵族,洛阳的常住人口至少在七十万以上! 

 就算是工业革命后的伦敦,同时期也就这个规模。难怪朝廷要禁止随意丢垃圾了... 

 王子信步闲逛,留意观察。按照商君变法的规定,粮食、盐铁等重要物资由官方专营。市场上大多交易的是手工制品或农家副产品。 

 但让他惊讶的是,尽管商品明码标价,大部分交易还是以物易物,使用货币交易的少之又少。 

 王子用一枚铜钱买下几个果子时,周围的人就像看稀罕一样看着他。 

 果农打量他片刻,疑惑问道:“公子是替家中采买么?” 

 "不,就想尝个鲜。”王子有些不解,心想明码标价,莫非还怕上当不成? 

 “这一文钱足够买下半篮呢...”反向虚报价格,真有一手。 

 最后王子拿出两枚铜钱,买下了整整一篮果子,在旁人的艳羡目光中离开了集市。 

 不久后,在一群侍卫簇拥下,王子的驷马高车停在了主管市场的衙门前。 

 一名老者快步而出,正是现任主簿,原都水监官员冯衍,同行的还有礼官李同与史官刘章。 

 "未知殿下驾临,未能远迎..." 

 很快,档案堆积如山地送到了王子案前。翻阅几份重要记录后,他心中己有定论: 

 大魏帝国堪忧! 

 自从皇帝统一诸侯之后,推行了一系列标准化政策:统一道路轨距、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以及货币。 

 换言之,其他诸侯国流通的钱币都得回炉重铸成新的。 

 依据国家法令,全国人民必须使用这种新币。 

 其背后原因很简单:年年征战耗空了国库。 

 这就相当于现代某个超级大国通过印钞转嫁本国财政负担给全世界。 

 以各国货币的实际金属含量为参考可见: 

 比如燕齐两国的刀币含铜达30克,三晋的布币含铜20克上下,楚国的蚁鼻钱稍轻,但仅有3克,然而楚地主要使用黄金货币“郢爰”。 

 我国的新币呢? 

 正如其名,平均含铜8克而己! 

 当全国强制推广这款新货币,且规定与旧币同等价值使用时意味着什么? 

 掠夺! 

 随着新币大量流入,贬值和通货膨胀随之而来,皇帝采取的应对措施就是收集销毁天下武器铸造十二金人! 

 因为当时的兵器基本是青铜制品,这样既能削弱各地反抗势力的武装力量,同时回收了大量可用作铸币的铜资源。 

 货币流通稳定之后就是大规模移民富户,建造长城、修筑道路、开发灵渠和建设皇陵等等庞大的政府工程项目! 

 一方面彰显国力,另一方面靠行政手段强力刺激gdp增长。 

 由此,新币的价值快速上涨,被迁徙到京城数十万富豪家庭为了避免资产缩水,纷纷卖出家乡田产房产换成新币储存起来。加上国人传统的储蓄习惯,造成新币供不应求,再次提升其购买力。 

 于是, 

 当货币值钱而货物 

 门外的廊道中,治粟内史李然、奉常周正、太史令陈宇以及刚赶到的御史大夫张衡低声交谈着。他们对目前的情况有些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