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之以法过馆人生

第74章 武林号召令(第3页)

 说到此处,他看向了司礼监掌印太监杨生:“你安排人,替我拟旨。”

 “若是武林中人抓到明教妖人,或是杀死明教妖人,都能有赏。”

 “轻则赏白银,若是抓到或杀死的乃是明教高层,我便能给他封官加爵!”

 “奖赏具体如何,你遣人去好好研究,待拟好旨后,再给我看。” 说罢,砂帐里,传出了钟磬声。

 杨生和黄谏都知道,宣景帝的话,就说到这了。

 黄谏看了一眼杨生,便再行了一礼,退出了精舍。

 此番前来,他没有成功让宣景帝开口调兵。

 却是拟了个旨,也不知后续会如何,是否有用。

 宣景帝已然不想再说,他当然不会再问。

 他虽然是谏臣,但他不愚,他懂得顺着宣景帝的心意来办事。

 若是刚才他再强硬开口,恐怕自己便要遭祸。

 琅朝人口多,每年科举,都涌现出了大量的人才。

 浙直总督,也非是只能他做。

 换另一个人,照样可以做得。

 杨生也退出了精舍,步伐稍快,赶上了黄谏,道:“黄大人,我这边让人去拟旨,有了武林的助力,浙江的明教,应能得到控制。”

 黄谏点点头,没有回答,与杨生行了礼后,便即告辞。

 ……

 两天后,黄谏出了京城,回浙江了。

 也是在两天后,宣景帝让武林中人除明教妖人的旨意,从京城开始,向琅朝各地传去。

 一时间,这旨意的热度,将要赶上西门冷与叶孤鸿的决战。

 武林中,将这一旨意,称为“武林号召令”。

 但武林中,有一些人,对这“武林号召令”,极为不屑。

 他们自诩侠客道,快意恩仇,自由自在,若是依着“武林号召令”行事,岂非是在给朝廷当狗。

 王邦,就是其中一人。

 他每日与朋友大骂着“武林号召令”,有一天,抓准了时机,就将他的一个朋友暗算了,并将其诬陷为明教妖人,带到了顺天府衙门领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