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句句重复是何意?事事相悖找相同(第2页)
尉天齐看着他,再次问出了他前不久刚刚问过的问题。
“太子真的觉得我可以站在你的这个队伍中?”
他问的认真,表情里甚至带上了几分困惑。
“有何不可以?”太子微愣,一方需要势力背书做事,一方正巧是个强大的势力,这岂不是天作之合?
“我觉得哪都不可以。”
尉天齐说完,有些无奈的摇头,帝后和太子虽然不是亲生母子,但到底是能说出一样的话,看来皇宫当真容易养出差不多的人。
太子皱眉,再次审视这位大夏的顶尖天骄,他很清楚对方身份的含金量,是儒门推出来要和真君打擂台的角色,所以虽然看似无门无派,但在必要时,他一定会得到儒门的大力支持,说是大夏的真君的不为过。
而大夏未来的皇帝与这位未来儒门的代表人物应当有一份合适的关系,就像程圣与父皇的师徒关系一样,这是大方向的统一,也是圣人之间互信的基础。
他认为尉天齐可以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是彼此需要,而不是单边的索求。
“还请尉少教我。”他依然客气,只是酒意己经消散。
“太子的队伍确实站了很多人,可。。。这些人和我站的方向全是相反的啊!”尉天齐轻笑着摇头。
太子皱眉,“尉少到底想做什么?”
这个问题尉天齐从没和别人说过,可很多皇都的大人物都己经默认自己知道了,帝后娘娘、太子甚至人皇都觉得自己心里有数。
因为每年每月甚至每天,都有心怀大志的儒生学子喊着各种各样的口号投身于大夏的朝堂中,无非是想着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之将倾。顶多手段略有不同而己。
可尉天齐张嘴就是要和太子身后的所有人背道而驰,他的身后可是半个大夏啊!
尉天齐淡然的开口,十分寻常的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我对于大夏的希望是肃清朝堂、整顿吏治,首要的门槛就是清水书院每年学子大量的斜封官,次要的则是大量儒门学子匆匆入朝抢占官缺,可干了两年又草草离场,回到书院或者学府开始修行,只当是走了一朝红尘,却留下各地官府无数的烂摊子,导致政策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