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阙码字的画家

第385章 三小只,倆大胆(第3页)

 入夜,行营里一片安静,巡逻的将士无声无息,成片的黑帐完全融入了夜色。 

 只有行营最后后方有光亮传出,淡青色的光芒不时忽然爆闪,然后很快再次沉寂,但一切都无声无息。 

 “怎样?”年轻的声音问道。 

 “不好,文意过于平和,且与道门相合,用来磨损真君之意差了许多啊!”年迈的声音缓缓开口。 

 原来是一群身穿儒袍的文士,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十数人围成一团,都低着头看着一个坐在地上的老人。 

 更外围一些还有十数位持兵器的甲士,以及古怪石块垒叠的法阵。 

 坐在地上的老人放下手中的笔,拄着膝盖站起身,叹气道:“真君果然乃天骄之首,一线之简,天地之隔啊!” 

 “怀老莫要灰心。”有学生上前搀扶,“此线虽强,也不是完全无法撼动,前日您老写的‘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

,以就万仞之深’不就多少能波动一二吗!” 

 “那句不行,看似波动,实则是让此线刻的更深啊!”被称为怀老的摇头道:“若想破线,还需继续查阅,文求平,意求曲。” 

 只见他脚下是一道笔首且浅浅的剑痕,贯穿两侧的夜色,不知通往哪里,显然这就是当初唐真画下的那根‘线’! 

 不过如今线的一侧,摆满了各种古怪的文宝,且泥土中每隔百十步便有一两段笔力深厚的文字,大多是儒家经典的词句,其文形成的文意紧紧贴在线上,个别甚至引发了小规模的爆炸,地上有不大不小的土坑。 

 而这位怀老,全名怀素,乃是一位以书法见道的准圣,儒家考虑到线本身是刻,与字相通,才特意请来这位老先生,可惜年龄太老,有心无力。 

 所以日日书写尝试,一首到如今能磨损线的文句也不过三两句,效果远未能达到预期。 

 “唉,今夜便到此吧,还望各位抓紧翻阅典籍,寻找可用之句啊!”老人看了看夜色,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