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国之将亡内不靖(第2页)
赵禹将李成儒那里得来的情报讲了讲,说道:“那杨完者颇为机警,却是没有在城中留下太多着痕迹的线索,实在有些为难。”
韦一笑沉吟片刻后说道:“不若由我长驱直入冲进苗军大营去刺杀此人?只要一击得手,或战或逃,于我而言总不算太过困难。”
赵禹摇头道:“这是下下之策,且不说当中十分的凶险,单单我们对苗军大营的布置全不知晓,成功的机会就微乎其微。就算能够成功摸到中军大帐,以杨完者此人的谨慎,另设副车的可能性极大。这样一个劣迹斑斑之人,却不值得蝠王拿自家性命去换。我们且再等上一等,终会觅到合适机会。”
两人又商议片刻,便熄灯睡觉。
赵禹平躺在**,却了无睡意。以赵敏的性子,突然出现在扬州,必然不是只为了游玩那样简单。可是扬州究竟有什么事情值得她亲自跑上一趟?莫非汝阳王李察罕已经决定要对江南用兵?
这一想法方一出现,便被赵禹否定了。他对元廷现在的形势也有一些了解,数年前汝阳王李察罕被罢职**,其后不久元廷丞相脱脱也在与张士诚交战的阵前被罢相,数十万军队哗变,一战而丧。这几年内,元廷因无可用之将,无奈继续启用李察罕,但却猜疑不减,声势已经大不如前。
汝阳王李察罕现下在元廷的处境也很微妙,他并非皇室出身,却有节制天下兵马的大权。元廷一干皇室贵族们打仗本领稀疏,但权斗掣肘的本领却高明的很。
承平已久,蒙古本部军队已经不复昔日武勇,难堪大用。现下元廷所直接掌握的军队少得可怜,大部分军队都被新崛起的李思齐等非蒙古将领所把持。一方面,元廷要借重李察罕尚算骁勇的部属节制天下军马,另一方面却也不希望李察罕一家独大,而对各地统军将领加以扶植。如杨完者这种被招安的苗军将领都被提拔到江浙统帅这等显贵高位上,甚至连张士诚投降后都授以太尉之职,可见元廷已经到了病急乱投医的窘迫境地。
因为朝廷的微妙态度,所以李察罕麾下虽然仍算兵多将广,并且在汴梁重挫刘福通,屡立大功,但是因为背后多方掣肘,极难施展开。甚至在击溃刘福通大军后,都不敢南下继续扩大战果,任由刘福通在安丰休养生息,有了卷土重来的机会!
在这样的形势下,李察罕极难有所作为。况且元廷诸多布置,意图很是明显,那就是要将李察罕的势力限制在大江以北,黄河两畔,许给他插手旁处的余地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