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心怀虎狼人未知(第3页)
最关键是,此前他们根本不知赵禹有这方面的考量打算,而且方方面面也没有任何征兆。如此猝不及防抛出这样一个重要的布置计划,一干文士皆方寸大乱,拿不出一个主张。
惶恐得片刻,有人提议道:“以史为鉴,武人祸国之事比比皆是。总管就算要稳定局势,也不该开此先河!大家一定要镇定下来,力谏总管放弃这个打算!”
此言一出,登时便有几人点头附和,准备付诸行动。
而当中最稳重的朱升则呵斥道:“急得什么!现下可是劝谏时机?你们出去几个,要死掉几个!”
众人听到这话,又看到簇拥在车架前欢欣鼓舞的明教众,热情顿时消退许多,便有人说道:“老先生,咱们唯您马首是瞻。一定不能让武人有了持权乱政的机会!您有什么主意,赶紧讲出来大家共议啊!”
朱升见众人惶急模样,心中却叹息一声。总管选择在这个时机公布这样一个消息,正是表明了其坚定的立场。凭借他在两地达至顶点的声望,却是不留给人任何反对的余地,此事已经一锤定音!
当此时,反对也阻止不了武试的推行,只有退而求其次了。他沉吟道:“总管只讲了武试之后组建亲军,却还未确定这些武士具体如何遣用。咱们为主分忧,须得尽快拿出一个合用的章程出来。”
众人闻言后,尚有许多人一时间想不明白,却也有一些人已经领会到朱升的意思,纷纷点头称是。
朱升沉吟片刻,又说道:“总管已经点头,准许筹备科举时宜,只待克下集庆便要举行。这才是重中之重的大事,大家同心合力,一定要把声势造出来。”
听到这话,众人呼吸声都变得粗浊起来。若要办科举,首先便要改正朔!自古以来,大功未有过于开国、拥立!
虽然暂时安抚住了众人的情绪,朱升自己却迷茫起来。他虽年迈,却并非一味崇古鄙今的腐儒学士,否则也不会与张中这样一个离经叛道的明教人成为朋友。赵禹过往引商贾入滁州的举动,他尚还可以理解,现在却是委实不明白赵禹到底要做什么了。
滁州当下的形势已经非常明朗,虽然受挫一时,但元廷末世将至,天下有识之士都能瞧得分明。而赵禹以前宋帝胄的身份,已经先一步占了大大的胜算。现如今江南首望之地集庆已是滁州囊中之物,一切只要按部就班来做,复宋立国指日可待!只要稳守集庆,收尽江南士绅之心。却是根本不需要再做什么画蛇添足之事。
似乎,这个年轻人尚有自己猜度不到的野心!(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