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章 人心向背据雄城(第2页)
这一座原本的知府衙门,本是百年前蒙古人南攻大宋时所建的统军万户府,节堂仪门点将台一应俱全。按照赵禹的吩咐,此时前门大开,点将台下摆了八个案子,每个案子上摆了一枚官印,从知府官印依此向下。这是为来拜会的滁州士绅望族准备的,先来先取。滁州有名望的士绅之家共有九户,明日之后必有一家要在滁州除名!
对于赵禹的安排,杜遵道略显犹豫,迟疑道:“滁州眼下局面尚可,这样激烈的手段,只怕要适得其反啊……”
对于这个和自家二哥同窗的原国子监生,赵禹印象不错。杜遵道没有一般书生的迂气,处理案牍琐事颇有心得,这一个多月来安置教众并整理户籍,此人都出了大力。
听到他这般说,赵禹认真解释道:“杜先生不是江湖中人,对那些名门大派见解难免不深。这些门派扎根一地,以行侠仗义为名,以江湖仲裁自居,以师徒传承为纽带,影响深远比之官宦世家还要强。尤其眼下世道纷乱,谁都乐意与他们结个善缘,危机时寻求保护。这样强大的号召力,远非寻常江湖帮派能够比拟。那殷梨亭出面保护叶家只是一个苗头,若不能快刀斩乱麻将隐患扼杀在萌芽中,过不了多久只怕合城士绅都要托庇于武当派,到时候这滁州城,还算是我们的么?”
听到赵禹的讲解,杜遵道才知事态之严重。自古以来,便有皇权不下乡的说法,不论多强盛的朝代,要统治四野八荒,所谓民心向背最重要是争取地方乡绅士吏的人心。若有这一群人拥戴,自然政通人和事半功倍,但若这群人离心背德,无论多开明善意的政令,下行到地方上都会变了味道。
若合城士绅都有恃无恐的不遵五行旗政令,纵使一时占了滁州城,也难以扎根于此。濠州红巾军之所以轻而易举攻下滁州城,与滁州士绅不肯支持元廷不无关系。而五行旗若想真正占据滁州,这次与士绅的较量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不过,杜遵道还有一个疑惑,便开口问道:“若那叶家不肯就范,难道明日真要屠尽满城士绅?”
这一次,不待赵禹开口,刘伯温便回答了他:“主公将官印摆于点将台下,正是预防了这一点。杜先生你莫看府衙前门可罗雀,其实那些士绅们对此地情形早已了解通透,眼下斟酌拿捏,不过是自抬身价的手段。他们不肯定自己归附后主公会给他们多大权力,因此才迟迟不肯前来拜见。”
听到这话,杜遵道摇头叹息道:“我出身贫寒,自小便感受到乡绅鱼肉乡里的害处。他们盘踞一方,根深蒂固,朝廷但凡有什么征捐杂税,落到他们手里操办,总会无端加上一层。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纵能改朝换代换了皇帝,却换不了他们,百姓终究还要过苦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