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大战将起
某处不知名的山上。
两道身影正猫在枯草中,手持望远镜探查敌情。
“哥,你说他们在干嘛呢?”
陆准偏过脑袋,闭着一只眼看向了大哥。
“是不是打咱们铁路的主意?”
远处的空地上,有一支队伍正在安营扎寨。
“应该不是。”
陆迟又把视线移到远处,看到了大虞的旗帜。
“估计是大虞的先头部队。”
“你地图弄得怎么样?”
陆迟两兄弟参军之后,就被派到斥候军。
主要的职责就是侦察敌情。
陆准从小受到宋清秋的熏陶,精通琴棋书画。
绘制地图的就落到了他的身上。
“都绘制好了,你看。”
陆迟接过一看。
地形、河流、关隘都标得清清楚楚。
“好,我们可以回营禀告将军了。”
两位少年这段时间可是吃尽了苦头。
潼关,中军大营。
刘五也是陆沉舟的老兄弟了。
这么多年虽无善战之功。
但是其人沉稳老练,也是他为最放心的一位。
此时的他,正在思考如何排兵布阵。
陈大山笑呵呵地走进来,行了一个军礼。
“将军,陆迟陆准回来了。”
刘五眼眸一亮。
“让他们进来。”
战前的核心准备工作不能或缺。
抬手示意两人不必行礼,转而问道。
“敌方兵力部署如何?”
“先锋部队有五千人在龙门扎营,全是步兵长槊。”
“白行简,划分前中后三军。”
“此战指挥是裴飞云,裴焕侄子。”
“三万大军驻扎荥阳。”
“身后的管城,五万士兵施行军屯,开渠灌溉。”
“约60人一营,种田百亩,使用十二更制。”
“士兵每月轮换,十天务农,二十天训练。”
刘五眉头皱起,裴飞云果然不愧是将门之后。
“洛阳情况如何?”
“白行简实施民屯,50至100户一屯,配牛耕农具。”
“收成分配是官六民四,用私牛,则是官民对半。”
如此一来,积粮足够十万大军,五年之用。
屯田规模不足,亦难持久扩张。
可见屯田的实效,直接决定了战争潜力。
随即刘五召集众将议事。
再让白行简发育下去,绝对是一个劲敌。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就在刘五准备攻打荥阳的时候。
另一头。
白行简也同样,召集诸位大臣商议对策。
无非就是三个派系。
主战,主和,以及中立。
礼部尚书杨彪匍匐在冰冷的金砖地面上,额头死死抵着砖缝。
“陛下!”
“黑甲军五万铁骑已破云门关。”
“关外三镇尽陷。”
“军情......十万火急。”
“臣万死,叩请陛下暂避锋芒,移驾西京。”
他宽大的官袍后背,已被冷汗浸透。
每一个字都像沉重的铁锤,狠狠砸在殿内每一个人的心口。
“五万铁骑....”
白行简终于抬起了头。
她的脸庞在殿内幽暗的光线下,有一种玉石般冷硬的质感。
那双凤目锐利如鹰隼。
缓缓扫过丹陛之下肃立的文武百官。
目光所及,不少官员下意识地垂首避让。
短暂的死寂被一个沉稳的声音打破。
立于文臣班首的老者。
须发银白,身着紫色一品仙鹤补服。
正是当朝尚书令,亦是荥阳薛氏家主——薛鸿。
他微微躬身,出班奏道:“陛下息怒。”
“兵戈一起,生灵涂炭。”
“陆沉舟此人,虽行悖逆,然其势已成。”
“又占据潼关天险,老臣以为,当务之急,宜遣使申斥,晓以利害。”
“割让些许边鄙贫瘠之地以安其心,暂熄刀兵。”
“待其骄惰,再图后计。”
薛鸿的声音平和舒缓,带着一种世家大族特有的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