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曹氏

 入夜,庆阳王府。 

 曹氏嫡系全部在场,目的就是为了商议晋王发来的密令。 

 陇西曹氏屹立三朝不倒,不是他们多有实力,而是他们从来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如今执牛耳者名为曹长清,年近七十的一位老者。 

 “老太爷,我们真要去攻打清河吗?” 

 “听说那陆沉舟是朝廷任命的讨逆大将军,我们此举不是谋反吗?” 

 堂内众说纷纭,一时间嘈杂无比。 

 而曹长清却是一言不发,只是闭目养神享受着女儿的捶背。 

 “晋王兵多将广,如今局势天下大乱,我们不得不提前站队啊。” 

 “朝廷?那唐禄挟天子以令诸侯,现在的朝廷名存实亡。” 

 “但是他没有更改国本啊,眼下还是大明的王朝” 

 “爷爷您说句话啊,我们曹氏要如何求存啊!” 

 眼看众人纷纷安静下来,曹子清这才缓缓睁开了眼睛。 

 “晋魏两王野心勃勃,无论投靠在谁的名下都是与虎谋皮。” 

 “我曹氏世代经商,僮客万人,赀产钜亿。” 

 说到这里,老爷子不禁长叹了一口气。 

 “这些年来,但凡是位高权重者一来,老夫就要躬身下跪笑脸相迎。” 

 “本以为将淑儿嫁给庆阳王,就能摆脱商人之籍,没想到却是功亏一篑。” 

 大明朝士族门阀观念浓厚,商人地位极低。 

 他们必须依附于有前途的势力,才能获得权力的保障。 

 看似庆阳王妃的名声风头无量。 

 可这么多年来以来,他深知城中的军队只不过是个花架子。 

 若不是以雷霆手段镇压,恐怕早就已经成为了别人的囊中之物。 

 曹氏需要庆阳王妃的庇佑,而军队需要曹氏的补给。 

 两者说不上关系好,只能说彼此依靠。 

 但是如今诸侯并起,仅凭庆阳的官兵,这座城池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淑儿,你对这位讨逆将军有多少了解?” 

 曹淑一愣:陆沉舟? 

 “父亲,此人两面三刀,虽有些本事,但是图谋甚大。” 

 “去年只不过一个小小的镖头,后拜入了宋叔文的麾下当了先锋将军。” 

 “随后又派人前来庆阳拉拢我,如此见风使舵之人,实乃卑劣。” 

 “听到晋王起兵之后,他马上攻打清河举起平叛的大旗,实乃不忠。” 

 “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曹淑可以说打心眼里恨透了陆沉舟,虽然她也不上来为什么,但就是恨。 

 曹秦目光一闪,想到了曾经听到的评价,立刻说道。 

 “我倒是观点不同。” 

 “听闻陆沉舟号称及时雨,去年灾荒雪季救助灾民高达千人。” 

 “而且城中百姓也皆有微词,不少逃难来到庆阳的灾民,也受过他的恩惠。” 

 “如今他敢直面晋王大军的虎威,拉起平叛的大旗。” 

 “这弃暗投明何来的不忠,若是这都不忠的话,那朝廷之中恐怕也没有多少忠臣了。” 

 “再者说,他敢起兵,就足以说明胆略过人,非同一般能比。” 

 “而大姐说,他去年不过是一个镖头。” 

 “这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能成为手握重兵的将军。” 

 “我曾乔装前往清河打探,亲眼看到他们的盔甲兵器均为上品,非普通军队所能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