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8 章 二龙猜忌辽国公?
朱元璋又道:“若不趁此时机将鞑靼重创,乃至剿灭,北方边关之患,恐永无休止。^小·税?C!m!s_ *追^蕞/歆¢蟑′劫~”
户部官员禀道:“陛下,论国库财力,支撑此役尚可。然目下各地正兴官道营建,沿海外贸港口建设亦需巨量资财。若国库全力襄助灭鞑靼之战,此诸事恐皆得搁置。”
朱元璋道:“暂且搁置些时日便罢,往后再行营建亦无不可。”
李善长整了整朝服,缓步出列,躬身作揖,道:“陛下,臣以为此诸项工程若贸然搁置,恐非良策。”
“如今各地官道营建、沿海外贸港口建设,前期己投入诸多人力、物力与财力,筹备工作千头万绪。
一旦搁置,诸多前期准备便如付诸东流,耗费之银钱难以计数。
日后若再重启,诸多物料需重新采买,工匠亦需再次招募,所费资财恐数倍于前,如此一来,损失着实巨大。”
“再者,征伐鞑靼,虽我军气势正盛,但草原之地广袤,鞑靼习性狡黠,此战争恐非一时可竟全功。
一旦战事迁延日久,所需钱粮、物资将如流水般消耗。¢x?x~s/s\y*q′.·c_o^m,
国库虽丰,然经此两番巨大开支,后续恐难以为继,届时或致国内财政吃紧,影响民生,亦不利于我大明长治久安。”
“臣恳请陛下,还望权衡利弊,三思而后行。或可另谋良策,于巩固战果与推进建设之间寻一平衡之道,既保边疆安稳,又能使各项利民之政稳步推行,如此方为万全之策。”
朱元璋问道:“既如此,汝等可有良策?既能使对鞑靼之战稳步推进,又不致妨碍各处营建之事?”
群臣闻此语,交头接耳,议论良久,终未想出妥善之法。
刘伯温整衣出列,恭敬拜道:“陛下,臣有一议。辽东地势冲要,士卒久经战阵,战力颇强。可令辽东出兵,协同三王所部。如此,一则辽东军熟稔边地情形,利于战事推进;二则可分散兵力调配压力,国库所出钱粮不必全供一路大军,或能兼顾各处营建。望陛下圣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