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7 章 三王策马瀚海(第2页)
山西、陕西之外民商会,开采加工煤矿后,钱粮颇丰,战时所用,较朱棣之军更为豪阔。
三王捷报传至应天,朱元璋龙颜大悦,遂将捷报宣于朝堂,与众臣共览。
朝堂之上,捷报既传,群臣立时沸腾。
只见一大臣,率先出列,身姿微躬,满脸溢笑,高声颂道:“陛下圣明!此皆陛下鸿福齐天,神威远播,方能令三王如此神勇,屡战屡胜,打得鞑靼丢盔弃甲。?白!马¨书/院^ ′庚′鑫~醉.全^陛下驭下有方,实乃我朝之幸,天下之幸!”
言罢,朝服微振,长揖到底。
礼部尚书紧跟其后,快步上前,拱手拜道:“陛下之雄才大略,纵观古今,罕有匹敌。今三王得胜,实是陛下平日教诲之功。此等赫赫战功,必能威震西海,让西方蛮夷皆来朝贡,永保我大明国泰民安,千秋万代!”
一众文臣纷纷附和,“陛下圣德”之声不绝于耳。
武将们亦不甘示弱,大将军抱拳高呼:“陛下之威,如烈日当空,光芒万丈。我等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追随三王之后,继续征战,定让那鞑靼再无翻身之日,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众臣之中,有那善于察言观色者,更是将赞美之词说得天花乱坠,从朱元璋之谋略、决断,到其仁德治天下,无一不夸。
然朝堂之上,非众人皆颂。
有那般迂腐儒生,此时又以王化之事置喙。
一老儒,颤颤巍巍迈出班列,手抚胡须,神色凝重道:“陛下,三王虽获战功,然征伐之举,终究乃兵戈之事。以臣之见,我大明应以王化广施于西夷,以德服人,而非一味诉诸武力。兵者,凶器也,纵一时得胜,恐难收长久之效。当以礼仪教化,使蛮夷感沐圣恩,心悦诚服,方为长治久安之道。”
另有年轻儒士亦拱手进言:“陛下,今虽击退鞑靼,然边地百姓久经战火,民生疾苦。此时应休养生息,广布王化,修缮民生,而非穷兵黩武。若以王化绥靖西方,何愁蛮夷不归顺,天下不太平?”
朱元璋素非喜谀之人,然偶闻颂词,心中亦觉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