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试探(第2页)
年轻人不依不饶:"可我听说你们把地都分到户了..."
"谁说的?"顾十七突然提高声音,引得邻桌的马专员都转过头来,"我们是在公社统一领导下,实行'五定一奖'生产责任制,土地、农机都归集体所有。"
马专员走过来,拍拍年轻人的肩:"小张啊,别为难顾同志了。这种创新探索,要等中央正式文件才能推广嘛!"
顾十七背后渗出冷汗——他刚刚通过了一场精心设计的忠诚测试。
检查组离开后的第三天夜里,顾十七的宿舍门被轻轻叩响。
开门一看,是青山大队的老会计王富贵,怀里还抱着个布包袱。
"顾技术员,"老王紧张地回头张望,"西河村的李支书托我给您带点山货。"
顾十七刚要拒绝,老王已经解开包袱——里面是几斤核桃,底下压着个信封。
信封里是一张皱巴巴的纸条:"顾同志,我们村想学你们的'优化'办法,能不能派个人来指导?保证保密。西河村全体社员。"
顾十七盯着纸条看了很久。西河村是出了名的贫困村,去年还饿死过人。这可能是真心求助,但也可能是另一个陷阱...
"老王,你认识西河村的记分员吗?"
"认识啊,是我外甥女婿。"
"帮我带句话,"顾十七凑近老王耳边,"就说'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要坚持统一经营'。"
这是他和郑敏约定的暗号——如果对方是真心的,会回答"但也要调动个人积极性"。
一周后的赶集日,顾十七装作买农具,在县供销社门口晃悠。
"同志,这锄头多少钱?"一个戴草帽的老农蹲在摊位前问。
"五块八,公社证明可以便宜两毛。"售货员回答。
"我们西河村穷啊,能不能再便宜点?"老农叹气,"集体积累太少,个人积极性也调动不起来..."
顾十七耳朵竖了起来——暗号对上了!
他装作不经意地靠过去:"这锄头我看看...哟,这不是西河村的刘大伯吗?"
老农抬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精光:"顾技术员?好巧啊!"
两人走到集市角落,刘大伯立刻压低声音:"顾同志,我们村三百多口人,去年人均口粮不到两百斤。听说青山大队吃了饱饭,大伙儿都想..."
"刘大伯,"顾十七打断他,"这事风险很大。如果被发现,轻则撤职,重则坐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