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第3页)
冷汗顺着顾十七的脊背流下。他余光看到郑敏的手正悄悄伸向公文包——那里装着杂交水稻的资料。
"林副省长,"郑敏突然开口,"其实这本笔记是..."
"是我给郑敏的情书。"顾十七突然说。
所有人都愣住了。
"1982年是我们约定结婚的年份,"顾十七脸不红心不跳地撒谎,"'包产到户'是我们的暗号,意思是...呃..."
"意思是成家后谁管账。"郑敏迅速接话,脸恰到好处地红了,"我爸说结婚前要...要明确责任。"
林副省长的表情精彩极了。他显然没料到这个发展方向,金丝眼镜后的眼睛眯了又眯。
"年轻人真有意思。"最后他干笑两声,把笔记本推了回来,"不过工作笔记和情书还是分开为好,对吧?"
回程的公交车上,郑敏终于憋不住笑出声:"'包产到户'是谁管账?你怎么想出来的?"
顾十七却笑不出来:"笔记本怎么会落到他手里?"
"你宿舍被搜过了。"郑敏笑容消失,"幸好最重要的几页你随身带着。"
车窗外,乌云压城。顾十七想起林副省长最后说的话:"省里正在筹备'农村工作座谈会',希望小顾同志也能参加。"
这不是邀请,是战书。
"要告诉我爸吗?"郑敏问。
顾十七摇头:"郑厅长知道只会更危险。"他握紧笔记本,"我们得主动出击。"
三天后,省报突然刊登了农科院的重大科研成果——杂交水稻取得突破性进展,配图是郑敏和顾十七在试验田的合影。
报道特意提到:"这项研究源于基层农技员的创新思路..."
当天下午,马专员怒气冲冲地闯进郑厅长办公室:"老郑!你女婿这是什么意思?绕过正常程序直接举报?"
郑厅长正在看文件,头也不抬:"年轻人谈恋爱的事,我管不着。"
与此同时,顾十七正在邮局往北京寄挂号信。信封上写着:"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邓老亲启"。
信里只有一张照片——试验田里金灿灿的稻穗,背面写着一行小字: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