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怪谈:她不是雨姐一点灵光种华阳

第417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

1980年夏,省农业厅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顾十七坐在长桌末端,手里攥着一份《关于青山大队包产到户试点的总结报告》。这份报告本该在三天前就递交省委,却被马专员以"数据需要核实"为由硬生生扣了下来。

 

"顾同志,"马专员慢条斯理地翻开文件,金丝眼镜后的眼睛眯成一条缝,"你们这个亩产增长率,是不是算错了?"

 

会议桌对面,郑厅长眉头微皱,但没说话。

 

"马专员,"顾十七保持着平静,"每一组数据都经过三次核对,青山大队的社员可以作证。"

 

"社员?"马专员突然笑了,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打,"就是那些为了多分粮食,连社会主义集体经济都不要的农民?"

 

这句话像刀子一样扎过来。顾十七感到后背渗出冷汗——马专员在给他扣帽子,而且扣得极其精准。在这个年代,"反对集体经济"足以毁掉一个人的政治生命。

 

"马专员言重了。"郑厅长终于开口,"小顾同志只是如实反映试点情况。"

 

"老郑啊,"马专员转向郑厅长,语气突然亲热,"林副省长特别关心这个试点,专门嘱咐我要'把好关'。"

 

听到"林副省长"三个字,郑厅长的表情微不可察地僵了一瞬。顾十七敏锐地捕捉到这个细节——马专员背后的势力,终于浮出水面了。

 

散会后,顾十七被郑厅长叫到了办公室。

 

关上门,郑厅长第一句话就是:"你惹上大麻烦了。"

 

窗外的梧桐树沙沙作响,郑厅长点了支烟,却没抽,只是看着烟灰一点点变长。

 

"林副省长是省里保守派的头号人物,"郑厅长压低声音,"去年邓老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时,他是唯一公开反对的省委领导。"

 

顾十七心头一震。在原来的世界线里,正是这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如果在这个时空连这个都被质疑...

 

"马专员是他的人?"

 

"不止是马专员。"郑厅长冷笑一声,"省计委、宣传部、组织部...至少三分之一的重要岗位都是他的人。邓老在时还能压住,现在邓老回京了..."

 

烟灰终于不堪重负地断裂,砸在玻璃烟灰缸里,碎成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