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怪谈:她不是雨姐一点灵光种华阳

第414章 包产到户(第3页)

 

大队书记李有田是个满脸皱纹的老农,看过介绍信后,他苦笑着摇头:"省里又派干部来折腾我们了?"

 

"李书记,我不是来折腾的,是来帮大家吃饱饭的。"顾十七诚恳地说。

 

"怎么帮?"

 

"把地分给各家各户,多劳多得。"

 

李有田脸色大变:"这...这是犯法的!"

 

"省里特批的试点。"顾十七拿出郑厅长的亲笔信,"出了问题我负责。"

 

经过三天三夜的劝说,李有田终于松口:"先找几户人家秘密试试吧。"

 

他们选择了五户最贫困的家庭,在深夜签订了秘密协议。顾十七教他们如何精耕细作,如何合理轮作,甚至冒险引入了少量杂交种子。

 

1979年的冬天格外寒冷,但青山大队那五户人家的心里却燃起了希望之火。他们起早贪黑地照料着自己的"责任田",这在公社制度下是不可想象的。

 

1980年夏收,奇迹发生了。五户人家的粮食产量是去年的三倍!消息不胫而走,整个大队沸腾了。

 

"顾技术员,我们也想包产到户!"越来越多的农户找上门来。

 

到秋收时,青山大队百分之八十的土地实行了包产到户。当年粮食总产量增长了两倍,不仅完成了公粮任务,家家户户都有了余粮。

 

省报的记者闻讯而来,一篇《青山大队的"秘密武器"》的报道引起轩然大波。郑厅长亲自带队来调研,面对铁一般的事实,他在总结会上宣布:"青山模式值得推广!"

 

阻力也随之而来。地区行署马专员带工作组进驻青山大队,宣称要"纠正资本主义倾向"。

 

"顾十七,你知不知道自己犯了多严重的错误?"马专员拍着桌子,"你这是破坏集体经济!"

 

顾十七不卑不亢:"马专员,我只知道去年青山大队饿死了三个人,今年没有一个村民挨饿。如果您认为让人吃饱饭是错误,那我宁愿一错再错。"

 

"放肆!"马专员暴怒,"你被停职审查了!"

 

就在顾十七陷入绝境时,一辆黑色轿车驶入青山大队。车门打开,走下来的竟是国家计委主任邓老——这个国家的经济改革总设计师。

 

"小伙子,你的'包产到户'很有意思。"邓老握着顾十七的手,"跟我详细说说。"

 

在村口的打谷场上,面对邓老和随行的中央领导,顾十七毫无保留地阐述了自己的理念:"...农民是最务实的经济学家,给他们自主权,他们就能创造奇迹。"

 

邓老频频点头,最后对随行人员说:"这个小伙子的办法,可以在更大范围试一试嘛。"

 

一个月后,中央下发文件,正式允许部分地区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顾十七被调到国家农委工作,负责指导改革试点。

 

离开青山大队那天,全村老少都来送行。李有田拉着他的手老泪纵横:"顾技术员,你是我们的大恩人啊!"

 

顾十七望着远处金黄的稻田,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自己只是站在了历史正确的一边。真正的奇迹,将由这些勤劳的农民亲手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