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洛阳城下战鼓催
景耀八年秋,洛阳城外的官道被连绵秋雨泡得泥泞不堪。姜维勒住黑云马,独臂轻拂马鬃上凝结的雨珠,指腹触到马颈处缠着的武侯纶巾残片——那是五丈原之战后,他从丞相遗落的营帐里拾到的,二十年来无论寒暑从不离身。前方探马浑身湿透地滚鞍下马,甲胄缝隙渗出的不是雨水,而是暗红血水。
“将军,”探马单膝跪地,嘴唇冻得发紫,“司马昭亲率十万大军驻守洛阳,九道防线从邙山延伸至伊水,每道防线都埋着郭淮当年改良的‘地听’——用空酒坛埋地三尺,能听见五里外的马蹄声。”他解开衣襟,露出胸口烙印的“汉”字——那是三年前在沓中屯田时,姜维亲手用烙铁为忠义士兵留下的印记。
曹霖牵着驮着文书的骡子跟上来,羊皮纸卷宗在雨中泛着潮意。“将军,这是暗桩从洛阳赌坊赢来的布防图,”少年抖开图纸,边角还沾着骰子油渍,“司马昭把最精锐的‘虎贲营’放在宣阳门,领军的是邓艾的副将王欣——去年洮西之战被您用冰棱射穿肩胛骨的那个。”
阿莱娜突然翻身下马,狼头刀插入泥地,刀柄上的狼眼宝石发出幽光。她跪伏在地,耳朵紧贴泥面,狼皮裙上的冰稻穗扫过积水,竟在地面拼出“伏”字。“东南方三里,有三千魏兵埋伏在芦苇荡,”她抬头时,额角沾着的草屑与姜维甲胄上的狼毒草汁痕迹莫名契合,“他们的马蹄铁裹着麦秆,想模仿百姓秋收的声响。”
姜维翻身下马,独臂按在冰冷的地面,指尖触到埋在地下的空酒坛口。他想起诸葛亮在《将苑》里写的“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忽然从怀中掏出个蜡丸——那是昨夜夏侯霸用箭射来的密信,蜡封上的熊爪印记与他腰间图腾严丝合缝。
“打开看看。”他将蜡丸抛给曹霖。
少年用匕首挑开蜡封,里面滚出片麦秆——麦秆表面用指甲刻着“邓艾被囚,军心浮动”八字。阿莱娜的狼骨耳坠突然断裂,狼头坠饰掉在麦秆旁,竟摆出“速攻”的阵型。姜维望着远处被雨雾笼罩的洛阳城,城头“晋”字旗被风吹得猎猎作响,旗角撕裂处露出底下未褪尽的“魏”字红漆。
“传令下去,”他突然拔刀削断身旁的芦苇,断口处渗出的汁液与狼毒草极为相似,“前军变后军,向伊水河谷转移。曹霖,你带十人去烧魏军的‘地听’酒坛,记住用祁山麦秆灰掩盖痕迹。”
“将军,”阿莱娜指着地图上的伊水弯道,“那里水流最急,去年郭淮在此沉了三百艘运粮船,水底全是暗礁。”
姜维却露出冷笑:“郭淮沉的是运粮船,我们要过的是战船。”他从马鞍袋里摸出块磨盘大的牛皮,上面用朱砂画着战船设计图——船底装着木牛流马的机关轮轴,船身蒙着浸过狼毒草汁的生牛皮,船头雕刻的雪狼嘴里藏着火油喷射口。
雨势渐大时,汉军已在伊水上游扎营。姜维蹲在临时搭建的船坞里,独臂转动着木牛流马的齿轮,齿轮咬合时发出的“咔嗒”声,与远处魏军营地传来的梆子声奇妙共振。
阿莱娜抱着一捆狼毒草走来,草叶上的露珠滴在齿轮上,竟冒起丝丝白气——那是能腐蚀金属的剧毒,却被姜维用来给齿轮润滑。
“伯约,”夏侯霸的声音从雨幕中传来,老将的铁枪挑着件魏军斥候服,“这衣服内衬绣着‘邓’字,看来王欣果然想借邓艾的名号吓我们。”他顿了顿,指向洛阳方向,“我派去牢里的人回话说,邓艾每天都在牢里刻‘忠’字,石墙都快被他刻穿了。”
姜维握住齿轮的手骤然收紧,齿轮边缘割破掌心,血珠滴在牛皮图纸上,将“伊水”二字染得通红。他想起七年前在陇西,邓艾曾在阵前对他说:“伯约啊,你我都是被命运推着走的人。”此刻想来,那话里竟藏着无尽的悲凉。
第二折 暗度陈仓破防线
寅时三刻,伊水上游的船坞里火把通明。三百名工匠围着未完工的战船忙碌,他们大多是沓中屯田兵,手上的老茧与木牛流马的木纹一样粗粝。曹霖举着油纸灯,灯光照在船底的机关轮轴上,轮轴边缘刻着诸葛亮的八阵图,每道刻痕里都填着麦秆灰——那是防止齿轮生锈的秘方。
“将军,船头雪狼的眼睛嵌不进去。”老工匠举着两枚鸽卵大的琉璃珠,珠子里封着西羌冰稻虫的蛹,“按您说的用狼毒草汁浸泡,可这蛹一见光就乱撞。”
姜维接过琉璃珠,独臂轻轻摇晃,虫蛹在珠内划出幽蓝轨迹。他想起阿莱娜说过,冰稻虫在月圆之夜会追逐荧光,于是从怀里摸出块磨得光滑的冰棱:“把冰棱嵌在狼眼后方,虫蛹就会误以为是月光。”
阿莱娜突然从船坞深处跑来,狼皮靴底沾着的河泥里,竟嵌着半枚魏五铢钱。“下游发现魏军的‘水听’——用空陶罐装着猪油密封,”她将陶罐递给姜维,罐口残留的油垢里凝着根狼毫,“这是郭淮当年对付西羌人的手段,听见水声就会炸响。”
姜维砸碎陶罐,猪油里滚出颗蜡丸。他用剑挑开蜡封,里面是邓艾的亲笔:“伯约勿念,某虽囚,然魏室气数已尽,晋贼必败。”字迹被猪油浸得模糊,却依然苍劲有力。曹霖突然指着陶罐碎片:“将军,罐底刻着‘祁山’二字!”
众人惊觉,郭淮当年沉在伊水的运粮船,竟全是从祁山战场缴获的汉军物资。姜维蹲下身,指尖划过陶罐上的“祁”字,笔画转折处与诸葛亮在《出师表》里的写法分毫不差。阿莱娜的狼头刀突然出鞘,刀刃在陶罐碎片上刻下道痕:“郭淮用我们的东西对付我们,那我们就用他们的机关破他们的防!”
卯时初,第一艘战船试水。姜维亲自掌舵,黑云马在甲板上不安地刨蹄,马蹄踏在涂了狼毒草汁的甲板上,竟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当战船行至伊水弯道时,阿莱娜突然大喊:“左满舵!”
船头的雪狼突然张开嘴,喷出道火油,将前方水面的“水听”陶罐点燃。剧烈的爆炸声中,姜维看见水面下漂浮着无数木板,板上刻着“蜀”字——正是当年诸葛亮造的木牛流马残骸。他独臂猛拉缰绳,战船底部的机关轮轴发出“咔咔”声,竟在激流中原地转向,避开了暗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