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陈仓道火焚鬼甲

楔子·甲胄血咒

 

景耀元年正月初五,阴平道驿站。姜维半靠在剥落的土墙边,听着马厩里传来的铁器碰撞声。三名魏军斥候的身影在月光下晃成模糊的剪影,其中一人解下明光铠时,护心镜上的“鬼”字刻痕划过石槽,迸出几点幽蓝火星——那是用活人血祭后留下的邪祟痕迹。

 

“钟会大人的‘鬼甲’就快铸成了,”为首斥候往掌心呵着热气,冻疮开裂的虎口渗着血珠,“上个月我亲眼看见铸甲坊总管把一对母子扔进熔炉,那孩子的哭声跟夜枭似的,连着三天没人敢值夜哨。”

 

“嘘——”年轻斥候紧张地环顾四周,驿站梁柱上的“镇邪符”被西北风吹得哗哗作响,“我爹说这种甲胄浸了三百六十道生魂,穿上能在夜里看见鬼……”

 

姜维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袖中的武侯剑鞘突然发烫,剑穗上的八阵图纹路与斥候甲胄的“鬼”字产生奇异共振。阿莱娜的狼头刀几乎是贴着他咽喉出鞘,刀刃映出他紧咬的牙关和眼底跳动的怒火:“伯约,你听这甲胄上的哭声——是西羌孩童的嗓音。”

 

雪粒子打在窗纸上沙沙作响。姜维摸出怀中的奇门遁甲盘,铜雀指针疯狂旋转后停在“伤门”与“鬼门”交界处,盘底隐约浮现出诸葛亮的笔迹:“阴兵借道,必损阳寿。”阿莱娜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驿站外的“魏”字军旗裂成两半,露出底下褪色的“汉”字——那是建兴七年蜀军退守阴平时,马岱用鲜血写下的“汉”字战旗残片。

 

“传令狼族勇士,”姜维将遁甲盘收入锦囊,熊爪护身符与阿莱娜的狼骨耳坠相撞,发出清越的共鸣,“明日寅时前在陈仓道北口布下‘狼熊七杀阵’。告诉迷当,这次要借他的牦牛阵,烧尽钟会的阴邪之气。”他转身时,瞥见梁柱上的虫蛀痕迹竟组成“火”字,心中微动——这或许是丞相在天有灵,指引破阵之法。

 

第一折 冰河铁马已暗度

 

正月初七,寅时初刻。陈仓故道的砭石峡被三丈深的霜雾笼罩,青骓马的马蹄踩碎冰壳,发出清脆的咔嚓声。姜维勒住缰绳,俯瞰谷底如长蛇般蜿蜒的魏军车队——三百辆运铁车的车轮都缠着粗铁链,车轴转动时发出的摩擦声,仿佛垂死之人的呻吟。

 

“将军,魏军甲士的钩连枪头嵌了狼毒钉,”张虎单膝跪地,呈上一枚带倒刺的枪头,三棱刃口还沾着暗红毒汁,“中枪者七窍流血而亡,与当年孟达被射中的症状一模一样。”

 

姜维接过枪头,指尖在倒刺处点出九阳真气,毒汁瞬间蒸腾成紫雾。他抬头望向鹰嘴岩,月光为陡峭的岩壁镀上银边,岩顶的松树被风吹得倾斜,宛如一排蓄势待发的连弩。“告诉连弩手,”他用枪头在雪地上画出车轮结构图,“瞄准辐条与轮毂连接处,那里有三寸空心。”

 

阿莱娜牵着战马走近,狼头刀柄上的红绳换成了新搓的麻绳,绳头系着三枚狼骨箭镞:“昨夜老祭师用狼髀骨占卜,卦象说‘熊踏鬼门,狼噬阴火’。”她忽然伸手按住姜维的手腕,触感透过薄甲传来,“你的脉搏快如奔马,已连续五日未进米水。”

 

姜维摇头,目光落在她耳坠上的狼骨——那是她母亲用雪豹牙雕成的护身符,十二岁那年她用这对耳坠引开雪狼群,救下整个商队。

 

他从箭囊取出三枚火箭,箭杆分别刻着“火”“风”“雷”三字:“寅时三刻,我射‘火’字箭为号。你带狼族勇士从西侧崖壁迂回,用‘狼嚎十三式’扰乱敌军心神。”

 

寅时三刻,第一声狼嚎穿透霜雾。张虎在鹰嘴岩顶举起绘有朱雀的红旗,五十名连弩手同时半蹲,改良型连弩的青铜弩臂抵住肩窝。当第一辆运铁车碾过峡口的“将军石”时,姜维手中的“火”字箭划破夜空,尾端的磷粉在天幕划出赤红线。

 

“放!”

 

五十支弩箭同时破空,带着尖锐的凤鸣声刺入车轮。正如姜维所料,空心辐条被射穿后,预先藏在轮毂中的硫磺粉倾泻而出,与马蹄摩擦产生的火星碰撞,瞬间爆发出丈高的火焰。魏军监工的惨叫混着马匹的惊嘶,峡内顿时炸开锅。

 

第二折 火牛奇奔雷破阵

 

魏军押粮官王双从梦中惊醒时,营帐已被火光照得通红。他连滚带爬钻出帐篷,只见数百头牦牛如烈火战神般冲下山坡,犄角绑着的松明火把将它们的眼睛映成血红色,尾后拖着的硫磺布袋在雪地上犁出蜿蜒的火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