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铺设学校,素质教育




                长安,未央宫。



    刘盈再次上朝之时,询问起了全国建设学校的进度。



    提起此事,群臣都有些手足无措,甚至面露尴尬之色。



    “众爱卿,为何一言不发?”



    听闻此言,最终还是曹参,硬着头皮回答了皇帝的问题。



    “陛下,非我等不建学校,而是之前在州郡所设之学校,都被百姓所嫌弃!”



    “他们不来也就算了,甚至还直言所建之物完全是摆设!”



    “哪怕是派到学校里的读书人,都每日闲的没事,白白领取俸禄,都没人愿意去。”



    曹参一口气说出了心里话,随后跟刘盈大眼瞪小眼。



    “读书识字,百姓们竟然觉得没用?”



    刘盈瞬间觉得血压飙升,没想到自己为平民百姓着想,他们却并不领情。



    “陛下,微臣知道您的苦心,可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能否读书识字,其实并不重要。”



    曹参叹气道:“他们更关心,地里的粮食收成多少,孩子能不能帮忙下地干活!”



    呼……



    刘盈深吸一口气,随后无奈地摆了摆手。



    “学校,依旧要坚持办下去!”



    “告诉朕的子民,大汉不允许出现文盲。”



    “让他们的孩子每日农忙过后,再去学校读书,朝廷会包一顿饭!”



    刘盈此言一出,群臣再次沉默,不知为何陛下非要执着于教育。



    唯有刘盈自己清楚,若是任由察举制进行下去,不出五年便会沦为地方豪族的玩物。



    你德高望重,举荐我的儿子;我投桃报李,再举荐你的儿子。



    咱们两家一起在州郡内做官,再来个联姻,可谓强强联合。



    地方上的事儿,那还不是咱们两家说了算?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刘盈才打算建设学校,普及教育,日后用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可如今倒好,百姓们觉得读书无用,哪怕朝廷免费,都不愿意送自己的孩子前去。



    这的确是超出了刘盈的认知,他只得重新考虑方法,吸引百姓们前来读书。



    否则真等朝廷的教材做出来,百姓们大字不识一个,那考试还不是沦为了世家大族的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