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光复盛吉城、局势
五头飞僵展开布满腐肉的骨翼,如撕裂夜幕的墨色闪电破空而来。沙俄哨兵的惊呼尚未出口,密集的弹雨已在半空炸开朵朵铅灰色的烟花。这些不死怪物却灵巧地扭曲着躯体,腐臭的骨爪擦过呼啸的子弹,转眼已悬停在火炮阵地上空。
浓稠如沥青的尸气从飞僵口中喷涌而出,瞬间吞没了整片阵地。正在调整炮位的炮手们抽搐着捂住口鼻,眼球泛起诡异的灰翳,瘫倒在滚烫的炮管旁。伴随着令人牙酸的金属扭曲声,飞僵俯冲而下,利爪轻易撕开铸铁炮身,将火药桶掀入半空。接连不断的爆炸如同赤色雷霆,将硝烟染成妖异的绛紫色。
"冲锋!"徐文龙的令旗划破硝烟,枣红马四蹄溅起火星。步兵方阵与僵尸军团如两股黑潮,裹挟着令人胆寒的嘶吼扑向溃散的敌阵。他在混乱的人潮中锁定了那个挥舞指挥刀的身影、戴着金丝眼镜的沙俄少校正声嘶力竭地重组防线,肩章上的双头鹰徽章在火光中闪烁。
九阳赤焰剑瞬间暴涨出三尺长的火芒,徐文龙化作一道赤色流光。当剑刃与军刀相撞时,迸发的火星如流星雨般洒落。少校的虎口被震裂,温热的鲜血顺着刀镡滴落,却见少年将军的剑招已化作漫天火网,缠绕着赤红色符文的剑气如活物般噬咬而来。随着一声闷哼,军刀脱手飞出,火焰顺着少校的皮靴攀上胸膛,在惨叫声中化为灰烬。
溃败如瘟疫般蔓延,沙俄士兵丢盔弃甲,在僵尸军团的追击下仓皇逃窜。暮色中的战场铺满破碎的钢枪与焦黑的尸体,残余敌军如同被惊散的鸦群,消失在血红色的地平线尽头。
渤海郡议事厅内,徐世鸣将捷报按在檀木案上,烛火映得他眼角的皱纹微微发亮。"传令嘉奖所有将士,尤其要重赏席慕容与驾驭飞僵的修士。"他展开外兴安岭的舆图,指尖划过大片标注着沙俄旗帜的区域,"即刻征调三万石粮草,组建三支新军、盛吉城的防线要加固三倍,我们的下一个目标..."苍桑的声音顿了顿,目光投向北方苍茫的雪山,"是夺回被侵占二十年的呼玛尔城。"
而沙俄军队再一次惨败、国内得知盛吉城也丢失的消息后,顿时一片哗然朝堂之上、大臣们议论纷纷,愤怒与震惊交织在每个人的脸上、沙皇更是大发雷霆,盛吉城作为外兴安岭地区的重要战略据点,其失守无疑是对沙俄在远东势力的沉重打击。
沙皇当即下令、通过密电向民国政府发出强烈抗议,声称华夏百姓的所谓“起义”行为严重侵犯了沙俄的领土主权,要求民国政府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并迅速采取措施恢复沙俄在盛吉城的统治。
民国政府收到这份抗议密电时,官员们皆是一脸茫然、他们对徐文龙收复盛吉城的行动事先毫不知情,面对沙俄的质问,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但在这外交场合,又不得不做出回应。
经过一番商议,民国政府以文言文拟就回电,大致内容为:“百姓之举,皆发自内心之愤慨,为求自由、护家国、此乃民间自发之行动,实与吾政府无涉、吾国向来讲求和平共处,然百姓不堪你沙俄长久之压迫,才会奋起反抗,亦属情理之中、望贵国明察,勿将此无端归咎于吾政府。”
这份回电发出后、民国政府内部也陷入了一阵紧张的讨论,一些官员担忧此举会引发沙俄与民国之间的外交危机,而另一些官员则认为,百姓的行动代表了民族的觉醒,民国政府虽未直接参与,但也不应打压、就当没看到。
与此同时,徐世鸣和徐文龙收复盛吉城后第三日,就得知了沙俄向民国政府抗议的消息、徐世鸣深知,此事不会就此平息,沙俄必定不会善罢甘休、他对徐文龙说道:“文龙啊!沙俄此次受挫、必然会想尽办法夺回盛吉城,必须加快防御部署,同时也要考虑下一步的行动,不能只守不攻。”
徐文龙点头道:“父亲放心,孩儿已经在安排加固盛吉城的防御工事,并且也在收集周边沙俄军队的情报、只是,我们若继续进攻,考虑到民国政府的态度,以及可能引发的国际影响。”
徐世鸣沉思片刻后说道:“民国政府那边,他们既然撇清了关系,想必也不会过多干涉我们的行动、至于国际影响,我们行事需谨慎一些就行、他们可没功夫管我们,沙俄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势力、但不足为惧,接下来可以先暗中联络外兴安岭其他地区受沙俄压迫的百姓,发动他们一起反抗,形成燎原之势,让沙俄首尾难顾我们也有借口再次发动反击。”
于是,徐文龙按照徐世鸣的指示、一边组织人手加强盛吉城的防御,打造更多的守城器械训练士兵、一边派遣精明的探子,深入外兴安岭其他地区,与当地百姓取得联系,传播盛吉城收复的消息,鼓舞他们反抗沙俄的统治。
而在沙俄方面,他们并未因民国政府的回电而放弃夺回盛吉城的打算。远东地区的沙俄军事将领们紧急召开会议,商讨应对之策、一位将军站起身来,满脸阴沉地说道:“盛吉城的丢失是我们的耻辱,我们必须尽快组织兵力夺回。但华夏这群反抗者有僵尸相助,我们不能贸然进攻,需制定周密的计划。”
另一位留着浓密胡须的将军伊万诺夫接着说道:“我建议,从周边几个据点抽调兵力,组成一支三万人的精锐特混部队。正面佯攻盛吉城的同时,派出五千人的敢死队,携带特制的燃烧武器,专门对付那些刀枪不入的僵尸、这种燃烧武器可以喷射出高温火焰,相信能对僵尸造成克制、另外,再派遣一支两千人的骑兵,绕到盛吉城后方的山林,埋伏在他们可能的补给路线上、一旦战斗打响,切断他们的粮草供应,城内必然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