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衣之死蓑衣竹杖

第146章 挫败(第2页)

 他想起以前学哲学时,老师曾说,哲学是一件冒险的事,一不小心就可能割破喉咙,一定要时刻警觉。可是转念又想,老师怎么会对学生说这种话,至少不会用割破喉咙这么血腥的字眼。这又是他的记忆错乱了。

 在这个世上一事无成,碌碌无为的他,一直没有积累下什么财富,生活也就一直是将就,常常需要出售自己的体力和时间来赚取钱财,虽然说也一直衣食无忧,但却缺少一种自由,一种不被钱财束缚的自由。

 明明他做的许多工作机器都可以做,甚至效率更高,但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工作岗位呢?无衣一直不理解,直到后来尝试学习了些经济学的知识,他才稍微有点领悟。总而言之,就是现在雇佣他们这些人来做比机器人做还要便宜。而正因为人力太便宜,人们甚至都不愿再投入研发资金,将机器人改进得更好更先进。

 其实这些道理无衣以前并非不知,就像很多很好的技术,很好的产品,最后都因为没有实现量产而被时代淘汰。不是它们不够好,而只是它们生不逢时,太早太晚出生可能都会错过那个属于它们的时代。大部分时候是因为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当前有更便宜的替代品,但也有些时候,完全是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现在的产品,不愿放弃已为此投入的沉没成本,去选择新东西。

 只是把这些推想到人和机器人,无衣总是无法适应和接受。在他心中,人与机器人是不能被当做同样的商品来比较的,人天生就比机器人高一筹,那可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啊,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机器。人的需求难道不应该先被考虑吗?难道不能为了让人生活得幸福些而损失一点点机器人的效益吗?

 当然也有很多人对这种情形提出了抱怨,觉得明明机器人都可以做这些事,就不该再雇人做,但这些声音总是起起伏伏,大多数人都只是嘴上抱怨,但遇到招聘,还是屁颠屁颠地跑去,毕竟,谁不想通过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