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小饭堂漫漫步归

第六百零七章 清明螺(十七)(第2页)

想到这几日族里阿幽和涂清的那些事,郑氏便忍不住摇头,事情几乎是一点不差的尽数被阿斐说中了,那个涂清同阿幽相看的第一眼表现的那般客气疏离,以至于阿幽母女都觉得这一门亲事没戏了。

结果最后相看了一圈,涂清又回来找阿幽了。

真相中……便不会去外头看一圈再回来的,而是第一眼便相中了,就似她夫妇,她长子夫妇,甚至阿斐……其实也一样。

这般去外头看了一圈再回头的,自是因为利益的考量,结果当日自己分明已经提醒过阿幽母女当日阿幽发难之事定要捂严实了,阿幽母女也答应得好好的,板上钉钉的表示阿幽那两个手帕交闺蜜不会说的,结果……那事情……是怎么传出来的?

想到阿幽母女跑来她这里,求她帮忙敲打阿幽两个手帕交闺蜜的事……郑氏便觉得头疼不已:真是一团乱账!

这点芝麻大的小事都摆不平,还要她来做,她都嫌脸红。更何况,这种事……本可以杜绝的,偏阿幽自己憋不住,惹出的麻烦……真真是自己挑起的麻烦事。

思绪一晃间,郑氏这才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走神了,连忙对面前的赵司膳道:“你去吧!总是协助官府办案,自是公事为重,厨房的事是小事。我等若实在嘴馋,自可以遣人去外头买的吃,这几日既要协助官府办案,手头的活计便暂且停了吧!”

郑氏……确实是个和善的主子了,赵司膳听到这里连忙道谢。出去时,回头看了眼正支着下巴思索着头疼事的郑氏,不由心道郑氏果然是厚待身边人。当然,这位众人交口称赞的侯夫人自己也常说,或许是自己事事都算圆满,素日里自家也没什么要发愁不睦的事,勾心斗角之事不上及自身,自己被世事厚待,待旁人自也尽力厚待了。
听着好似是一饮一啄的事,可不是所有不曾淋过雨的人都肯为他人撑把伞的,也有自己虽算得上好过,被世事厚待,可看旁人是决计不能比自己更好过的那等斤斤计较、嫉妒之心烧的尤盛之人的。

有人会指着那穷恶之地的百姓骂‘穷山恶水出刁民’,而那穷恶之地的百姓也确实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做了错事,无法反驳,只能低头认下这个骂名不假;可那骂着‘穷山恶水出刁民’的人本身有时甚至不曾遭遇过穷恶之事加身,却依旧作恶,见不得人好,岂不是比那被自己骂着的刁民更坏?

这等人……赵司膳很快就会遇到了,正是即将在府衙之中碰上的童大善人父子。

……

此时的童大善人父子方才走上官道,两人素日里养尊处优的,又难得步行前来,自是慢慢走着,待走到衙门时估摸着要到午时过后了。

当然,刻意慢慢走动也不是没有理由的,他父子二人虽未明说,可两人彼此心照不宣,走的这般慢自是要等家里的奴仆去偷狐仙,而后被村民们抓住,再然后,闹大,将这把火烧至胡八他们身上。

最后,让愤怒的村民们去那剑走偏锋的避祸吉地——蜃楼堵一堵胡八他们,顺带,也让他父子开开眼界:这蜃楼,是不是当真如传说的那般能阻挡暴民?

因着童大善人父子的刻意‘拖延’,想要将火势蔓延开来的举动,府衙之中的林斐同长安府尹不知两人要来,自是如常办案,早早派了人去刘家村请‘人证’,准备待人证一来,便立时提审刘耀祖。

比起童大善人父子二人的刻意‘拖延’,前去请人证的差役同小吏们却是走的飞快,甚至叫上了府衙的马车一同赶去的刘家村。

“一来一回,若是不耽搁的话,或许都不到一个时辰,人就能请齐了,届时互相一露面,事情就能交待了。”长安府尹唏嘘道,想起那姐妹俩停放在后衙的尸首,以及那一身比起姐妹俩生前所有享受的福分都更厚、更贵的嫁衣,叹道,“当初开棺时,你也在场,见过那诡异的情形。当时……那姐妹俩的棺材上画了多少防鬼、除魔的符咒啊,看的人心惶惶的,村里也都在说她二人抓交替。可在我衙门里放了好几日,也不见她二人跳出来闹鬼,可见……啧啧,是有人希望她闹鬼!”

正在吃着手中饭团的林斐听到这里,转头看向长安府尹,林斐正慢条斯理的吃着手里的饭团,嘴巴被吃食塞满自是不能出声,却不妨碍他做动作,看着林斐面对自己作出的动作,长安府尹愣了愣,对着林斐的动作下意识说了出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林斐点头,咽下了嘴里的江米之后,说道:“那乡绅决计是整个刘家村最聪明的聪明人,这种事……你我只凭这些旁枝末节,都能猜到刘耀祖与这姐妹的死脱不了干系,他又怎么可能猜不到?两姐妹死后风光大葬不假,可那棺材上画了这么多除恶的符咒也不是假的,可说……只要吃过姐妹俩身后事大葬的那场席的村民,便很难不将事情往鬼神之事上想。本是一桩简单的案子,会多绕的这些弯,少不了这乡绅‘风光大葬’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