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清明螺(十二)(第3页)
“内务衙门管的还真多啊!”汤圆听到这里,忍不住唏嘘道,“我原先还当它只管发体恤银钱,以及送食材的那些个杂事呢!没想到这事也归他们管。”
“按说是不归他们管的。”温明棠接了汤圆的话茬,说道,“毕竟这地势、水位什么的,都是吃的手艺饭、工匠技艺饭,到底是要寻懂行的来做的。可先帝那会儿,这开闸放水的活计也划拨给他们了。说是这长安城的排水沟渠规划什么的皆已做完,剩余的也只是些定期清理沟渠、河道口子排水的力气活了,便给原先负责这些事的那些工匠发了一笔银钱算是善后,而后便尽数辞退了,将这体力活划拨给内务衙门来负责了。”
“当然,内务衙门这般只要能接的活计都揽过来,也不是没有理由的。”温明棠说道,“前两日,刘寺丞他们不是说过么?每次内务衙门多揽一桩活计,内务衙门的管事们便能肥上一圈。内务衙门揽过的可不止是活计,还有银钱,朝廷拨下的原先发给那些工匠的银钱还是那个数目,拿了那原先发给工匠的银钱,却不寻工匠,而是私下里去码头或者旁的米行、集市这等地方寻几个吃力气饭的,这等吃力气饭的,日日都在骡马市那里挂着牌子等着人雇佣呢!花十成中不到一成的银钱,便能将那清理沟渠的活办了,剩余的九成自进内务衙门的帐房里了。”
汤圆听到这里,顿时恍然:“难怪内务衙门什么都想插一手呢!说来说去,原来还是为了一个‘钱’字啊!”
“要不然呢?”温明棠笑了笑,眼里的笑意却并不达眼底,而是叹了口气之后,继续说道,“雁过拔毛,若不是为了留下那只雁,他管那么多活计做甚?”
“当然,他们拿钱也是怕出事的,所以但凡有可能出事的地方,都不留人。只要不出人命,惹出大事便闹不起来。”温明棠说道,“所以,三街九巷那里住了这么多的人,好多渔民、村民,但凡迁出来的,都是往那三街九巷里塞的。”
汤圆听到这里,更是忍不住直摇头:“这真是……跟个周扒皮似的,能拔得毛都快将人拔秃噜了。”
温明棠点了点头,顿了顿,又道:“他们很是谨慎的,眼下天还未亮,他们当已过去带着人挖开那口子开始排水了,若是快的话,可能还不到朝食的时辰,那城里的积水便已然褪下了。”
温明棠说的不错,天还未亮,甚至内务衙门派出的两个监工还需打着灯笼照明才能出行,一行人便已经带着几个骡马市雇来的苦力工摸到那排水的地方了。
“就是这里了!”天还未全亮,再加上下着雨,自然看远处不大真切,不过却并不妨碍两个对这地方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监工引着人走到正确的排水口,道:“将堵住的淤泥都清出来,往河里排。”
几个收了钱的苦力工自是收钱办事,拿着铁铲等家伙什走到了排水口,准备如昨日那般挖出那些堵塞的淤泥。
只是看了看比起昨日来明显涨了一大截,快接近排水处的水位,几个苦力工还是忍不住说道:“水位好高,快没过排水口,排不出去了。”
他们不懂那些复杂的工匠技艺,可水没过排水口,水排不出去这简单的道理还是懂得。内务衙门要的是城里的积水赶紧排走,莫扰贵人出行,他们也是知道的,是以见状连忙对那监工说了一声。
几个监工显然是管钱内行、讨价还价出最少的钱请人将活干了,丰了自己的腰包也内行,可工匠技艺什么的却是不懂的外行了。
听到苦工这般说来,嘴里不耐烦的嘀咕了一句‘烦死了’才不情不愿的过来靠近河岸看了一眼,看到那明显快没过排水口的水位也不以为意,只是叮嘱几个苦力工:“河道宽的很,不妨事的。将城里的积水排了之后便将几个排水口的淤泥填回去堵死,莫让河水冲入城中,扰贵人出行便成!”说到这里,又瞥了眼雾蒙蒙看不清的泾、渭两河,说道,“问过钦天监了,这两场雨过后又有一段时日不下雨了,河里的水积着就积着,不碍事的。冲上岸,岸上也没有人,出不了什么人命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