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夹弦彭彭和丁满

第349章 振邦的选择(第2页)

孙叫枝点头说是的。

那你还找他,女律师说。

女律师走后,赵起来把孙叫枝叫到跟前,说,俺妈,我给你说件事儿。

孙叫枝说,什么?

赵起来说,有件事儿,我都憋一路没有说,我不知道该不该对那律师说。

什么事儿,你说给我听听。孙叫枝警觉地看着闺女儿,她害怕节外生枝。

赵起来说,我在拘留所的时候,见到了文祥,文祥讲的话,我没有全说给律师听,我留下一句没有说。

文祥说了一句什么话?

文祥说他不愿意待在拘留所,想尽快出来上班挣钱,赵起来说,他讲他有一个小姨,这个小姨的大伯哥家,有一个儿子就在公安局,文祥让我去找他,看能不能帮上忙,好把他早点弄出去。因为那个女律师已经在帮我们了,咱们也不好另外请托别人帮忙。

孙叫枝说,从没有听文祥说过这事儿,自从他爹妈死了,又兼他是个哑巴,他们家的那些亲戚早就不与他来往了。现在有事儿,多年没联系,突然去找人家,人家愿不愿意帮,还两说呢。再说,眼目前帮咱们的这个女律师,是张队长安排的,你讲得对,要是咱们家在另找人帮忙,叫张队长和那律师怎么想?好像咱们不相信人家似的。要是找文祥家的亲戚,那亲戚不愿意帮这个忙,找亲戚帮忙的事儿再被张队长和律师知道了,一生气不愿意管咱们了,文祥不就沉到河底了?谁去捞他?

赵起来庆幸说,幸亏我没有说!

得知这个消息,赵振邦持不同意见,他虽然没有插话参与分析判断,但他把这事儿记在心里了。

赵振邦信奉老古语“朝里有人好做官儿”,认为有亲戚、熟人在执法机关干事儿,家里一旦遇到麻烦,那些人总会帮得上忙,不会一点儿作用都不起。谁也不是全能的,做事面面俱到,张队长这边帮点忙,文祥家亲戚那边再帮点忙,两下里的忙往一起帮,解决这事儿需要的忙不就帮完了?

主意打定,隔天赵振邦趁工休,他一个人到李文祥的老家李楼村打探消息,看看李文祥的小姨家在哪个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