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人的爱情永道信息凯歌

第4章 山娃青年151集

第四章山娃青年151集

 山娃心里清楚,粮油店的生意,这是背水一战,不冒险就得干等着倒闭。

 张锦程犹豫再三,半信半疑地点头轻嗯着说:

 “那就试试看吧,没大把握。”他的话语里透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庄稼人就是庄稼人、老百姓就是老百姓,张锦程就是一个窝囊废,山娃心里埋怨的想着。

 “啥也别说了,‘实践出真知!’你就等着瞧好吧。”山娃信心满满的对张哥说道。

 第二天,晨曦微露,张锦程早早租了一辆带后车厢的电动三轮车。自己开了回来,租车费20元一天。他开车带着山娃,二人一起来到了面粉厂,一袋袋把麸子面往车上装,一袋 20 斤,不多会儿就装了 100 袋,满满的一车厢,码放的整整齐齐,两千斤面粉总计价款300元。

 山娃哪有那么多钱啊?他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因为业务关系,他和崔婉婷很熟悉,只好去找统计员崔婉婷,见到她谎说自己忘了带钱,暂时打个欠条,等下次来拉面粉时再给她带来。

 她拿着山娃打的“欠条”,去找在面粉厂里当主管会计的闺蜜任燕。任燕看了看山娃写的欠条,又看了看崔婉婷,神秘兮兮狡黠的,嘿嘿的笑着低声问:

 “嘿嘿!你俩什么关系呀?”

 崔婉婷被闺蜜问得涨红了脸颊,一脸羞涩的说:“同事关系!普通朋友关系!”

 “那不行!不是男女朋友关系,你就做个担保人吧!我不认识他。”任燕有点为难的对闺蜜崔婉婷说道。

 “好吧好吧!我给担保签上字行了吧!下次来就把钱还给你了呀!”她一边说着,一边在欠条上签名,注明“担保人”的字样。任燕收好欠条,这才给山娃开了《出门证》。

 山娃暗想,没有钱做生意,就得靠人情关系呀!要是不认识统计员崔婉婷,她的闺蜜要不是主管会计,怎么能把一车面赊给自己拉走呢?。。。。。。

 临来之前,山娃让张锦程穿上洗得有些发白的蓝大褂,山娃自己换上了一身西服,扎上了领带,还特意把头发梳得溜光锃亮,试图让自己看起来更像“官方人员”。

 张锦程身穿兰大褂、开着载满了面粉的电动三轮车,晃晃悠悠地朝着兴隆县城附近的三义村驶去。沿途,初夏的田野一片葱郁,麦浪随风起伏,像是大地铺就的绿色绸缎。可山娃和张锦程却无心欣赏,满心都是想着,即将到来的怎样“推销等外品面粉”的事情。

 到了三义村,山娃又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他让张哥把三轮车,径直开到了村委会大院里。他一打听,别人说村支书在家呢,他就带着一袋面粉,找到了村支书家。村支书叫郝吉楠,是个年过半百的中年人,红黑的脸庞,满脸的饱经沧桑,眼神却透着精明干练。山娃堆满笑容,先送上一袋面粉给了村支书,言辞恳切地说:

 “老支书!您好啊!这是给你带来的一袋样品面粉,先送给你尝尝。我们拉来一三轮车在村委会大院呢。”

 然后眨着双眸,一脸微笑的又对着支书介绍说:

 “我是赵山娃,在兴隆县统计局工作,咱这是代表县里扶贫下乡,给乡亲们送福利来了,麻烦您用高音喇叭广播一声,让大伙到村部瞧一瞧,送来了一车等外面粉,低价卖给大伙尝尝鲜。”

 村支书接过面粉,惊愕的打量了山娃一番,一脸狐疑的问着山娃:

 “兴隆县统计局还有这样的扶贫下乡项目?我只听说统计局要我们村填过报表,没听说过扶贫下乡卖面粉啊?”

 山娃有点结结巴巴的、悻悻的对老支书应付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