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山娃青年148集
第四章山娃青年148集
1985年春天,“改革开放,开放搞活”的大潮,随着春风席卷了整个兴隆县山城,从县城到农村,从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到国营、二轻和乡镇企业,甚至私营工商业、餐饮服务业像雨后春笋一样迅猛的发展起来。山城和全国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是通讯行业,发展的尤为突出:个人家允许安装了座机电话,虽然价格昂贵,但确实非常方便。话机也由拨号更换成了按键打电话;更为神奇的是,市场上掀起了售卖数字显示的BB机狂潮,只要用座机电话一呼叫BB机号码,腰里别着的小巧玲珑的BB机就“嘟嘟嘟!”的响起了提示音,你就可以查看显示屏,有座机电话号码显示,然后就可以按照显示的手机号回拨过去,双方就能及时通话,交流信息了。
就在数字BB机销售不久,又发展成了汉字显示的BB机,只要再听到“嘟嘟嘟!”的BB机响起的提示音,就可以查看到显示屏上,会出现简约的语言文字。立即就知道了对方发过来的消息,还可以发出回复的信息。这给人们带来了极大地、互通消息的方便和快捷。
山娃虽然安装不起个人家的座机电话,却买了一个汉显BB机,别在了腰带上,方便了与外界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人员联系。
其次是个体工商、餐饮和服务业的发展,只要你按照工商局的要求,办理了个体工商执照,然后,再拿着营业执照,到税务局办理一下纳税登记,就可以在大街小巷的底商或门脸房,开旅店、饭店、商店、粮油店、理发店等多种经营的门店或摊位。兴隆县城北大街与横街子交汇处,挨着工商局前院,整改成了占地十多亩的农贸中心市场,一下子成了兴隆县城最繁华的地方。
第三是取消了粮票、布票和棉花票等等所有的各种限购的票据,购物只要用钱就什么物品都能买到,再也不受任何票据限制了。
山娃家里妻子刘荣荣辛辛苦苦积攒的全国通用粮票两千多斤、布票100多尺和棉花票50多斤都成为纪念收藏品了。山娃本人的非农业供应粮油本,也退出了历史舞台,再也不用凭粮本购买粮油了,大大缩小了农业与非农业户口之间的差距。
第四是随着“开放搞活”的政策放开,市场经营的品种增多了,生活的必需品也逐渐繁荣起来,物价也逐渐有所上涨,不得不成立了县物价局来监督控制市场价格。但市场价格还是有了一定的浮动性。例如:小小的火柴,再也找不到多年不变的二分钱一盒,或者是两角钱十盒一包的火柴了。
第五是随着物价的上涨,上班工作人员的工资,也适当的做了调资。山娃自从毕业留校当了老师每月工资只有34.5元,调回兴隆县统计局工作仍然没变,可是,就在物价上涨的现在,工资调整到了行政18级每月61元工资了。
虽然工资增加了,但好像经济压力越来越大了,这就是物价上涨的根本原因所致。因为小家庭和大家庭都需要钱来支撑,没有钱生存却受到了极大地威胁。
山娃自己就是调增了工资,也只是最低的科员级工资,还不如妻子刘荣荣当一个学徒工,每月都能挣到七八十元工资。
他想到了妻子学了缝纫技术加工,就想到了岳父那一大家子,还在姚栅子北沟过着含辛茹苦的日子,爷丈年岁越来越大,因为高血压在村创业队也喂不了猪了,不得不回家养老。而妻子的奶奶早在刘荣荣从水建队回来那年,是她大姑家的大表哥骑着自行车,去老虎沟水库工地接刘荣荣回家,为奶奶奔丧的。岳父身体不好,岳母又是继母,现在一家老小七口,全靠岳父和二小姨子刘小华务农维持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