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人的爱情永道信息凯歌

第4章 山娃青年93集(第2页)

 “那好吧!我听老师的,同意留校。主抓学生管理工作,我喜欢!”山娃激动地点着头回答道。

 “你可要保密啊!现在分配方案还没公布呢,我事先和你透个底,只要你同意了,我好抓紧时间运作,你先去忙吧!”李老师神秘兮兮的压低了声音嘱咐道。

 “嗯嗯!好的!我保密!我不说。”山娃保证的回答着,又深深的给老师鞠了一躬,走出了学生科办公室。

 山娃做梦都想不到,万万想不到!自己能够有机会留校,即将成为一名中专学校的老师,主抓学生管理工作。一个农民的孩子,大山里的孩子,无权无势,通过两年中专的学习,发生了蜕变,这都是自己一点一滴努力的结果。不!是遇到了“伯乐”,李老师就是自己的最好“伯乐”!周老师也是自己的恩师!他怀着激动地心情,偷偷地去邮局给父亲拍了一封电报。

 “父!儿分配留校愿意否?”

 第二天就收到了父亲的回电:

 “祝贺!父骄傲!”

 看到了父亲的回电,得知他非常愿意并支持自己留校工作。山娃暗下决心,努力争取。

 山娃不敢怠慢,把毕业实习报告又反复修改了两遍,交到了专业科周老师那里。

 在1981年7月22日,山娃和同学们一样,终于拿到了中专《毕业证书》。当他手捧着鲜红的塑料皮证书时,激动地热泪盈眶,注视着证书看了又看,打开后,铅印的黑体字赫然纸上:

 毕业证书

 秦煤字:582号

 学生:赵山娃,男,23岁,系河北省兴隆县人,自1979年至1981年期间,在我校计统专业学习期满,准予毕业。(学制两年,成绩合格)

 此证

 秦皇岛煤炭财经学校

 1981年7月22日

 《毕业证书》落款处盖着鲜红的学校公章,右下方一寸免冠照片上压着钢印。

 《毕业证书》虽然很轻,但山娃感到很沉重,她证明了山娃从此以后,再也不是农民了。他终于从大山里走出来了,成为了非农业户口的国家干部。他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在阳光明媚的中午,计统792班的全体同学和校领导、专业科领导、所有教过同学们的老师,在学校大门口,拍照合影留念。

 忙碌的毕业分配开始了,在7月23日专业科公布了分配方案:计统78和79届共计有四个班,毕业生200人。分配方案如下:

 有3个外省指标,要去内蒙古伊敏河煤田基地;

 有3个留校指标,其中计统78届两名,(一名学生干事,一名图书管理员。)计统79届一名(学生干事);

 有1个市内指标,秦皇岛市第五中学(定向特招一名);

 其余193个指标,被分配在开滦矿务局55人、邯郸矿务局35人、峰峰矿务局30人、张家口矿务局20人、石家庄井陉矿务局20人、邢台矿务局30人、兴隆矿务局3人。

 兴隆矿务局委培生4人全部返回原矿务局安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