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人的爱情永道信息凯歌

第4章 山娃青年92集(第2页)

 三是期限:实习期间,可以每隔10天出一期,总计出版发行四期。

 四是样式:版面为八开一版对折,双面彩色印刷。

 五是发行:学校各专业科、各科室、实习各地煤矿50个单位;总数预计100份。

 经过山娃和所在大隆矿其他四位同学的一起努力,由两位同学电话通知实习单位的同学投稿件,另外两位同学收集稿件,帮着修改、整理和校对。

 山娃由矿务局教育处王庆良老师那里借来了蜡纸和钢板,在宿舍挑灯夜战,编辑了《新闻报道》、《实习见闻》、《实习动态》、《好人好事》、《业务交流》、《文学园地》等六大栏目,一边排版,一边把蜡纸铺在钢板上刻字。然后再去教育处找王庆良老师安排给印刷。

 就这样,周老师看到了山娃提供的《辽宁实习小报》样稿,认为不错,所以同意让山娃印刷发行。在周老师的支持下,在铁法矿务局教育处的大力协助下,第一期《辽宁实习小报》在1981年6月14日发行了。山娃当天怀着激动地心情,去铁法矿务局的邮局办理了50个单位的邮寄手续。

 等他回宿舍时,不知道自己的钱包丢在哪里了?里面装有20元钱、大隆矿饭票8斤、全国通用粮票13斤、学校的校徽一枚和自己的手章一个。他懊悔不已。可能是他过于激动,忘乎所以造成的吧?也许是邮局里面人多,被小偷给偷走了。无奈,只好和同学们暂借了钱和饭票,来维持实习期间生活费用的开支。

 虽然山娃丢了钱包十分懊恼,但还是抑制不住发表了《辽宁实习小报》给他带来的快乐和喜悦。当把《小报》邮寄以后,他又忐忑不安起来,因为他不知道师生们看到了《小报》会有何反响,能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邮寄后的第三天,山娃接到了李和老师的电话,说他收到了《辽宁实习小报》,看了以后大加赞赏,认为《小报》编辑排版的很好,设计也很新颖,内容也很丰富,栏目设置的也很突出,贴近了实习生活。他征求同学们的意见,也都纷纷表示喜欢,盼望着下期早点发表。

 又过了几天,山娃也收到了校党委领导的表扬信,鼓励他再接再厉,力争后几期越办越好。同学们在实习单位看到了发行的《小报》,投稿的积极性也高涨起来。这给了山娃和其他四位同学很大的鼓励和精神安慰。

 在实习期间,山娃在业余时间,又连续发行了三期,总计发行了四期《辽宁实习小报》,周老师连续看到了四期《辽宁实习小报》,认为一期比一期好!主题突出,报道及时,内容丰富新颖,对毕业实习起到了交流经验和沟通感情的作用,达到了预期目的。

 1981年7月13日,山娃和同学们在大隆矿毕业实习即将结束,由计划科长刘福天召集了计划科、生产科科室人员和同学们,又邀请财务科长李悦梅、劳资科长李大伟和生产科长唐金旺,一起参加了在小会议室举行的茶话座谈会。

 在会上,计划科刘科长对山娃和同学们的实习表现很满意,同学们主动工作,积极下井参观,体验艰苦生活,认真填报各种报表,写出了高质量的毕业实习总结分析报告。特别提出了,在山娃同学带领下,在业余时间发行了四期《辽宁实习小报》,受到了师生们的欢迎,大隆矿领导也感到很自豪和高兴。

 山娃代表同学们对各科室领导和师傅们的无微不至关怀和照顾,业务工作上的耐心指导,和对发行《辽宁实习小报》给予了很大帮助和支持,表示了由衷感谢。大家在会上畅所欲言,互相交流业务经验。其他同学也都发言,谈了这次毕业实习感受和体会。